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中国IP电影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76680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的生活消费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消费。大众文化在中国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主要文化形态之一。电影,作为独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一种大众文化样式,一方面在大众文化的滋养下逐渐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也丰富着大众文化的内容。随着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新媒介的革新、受众主体的变化、资本的大量融入,使得传统的电影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以上诸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IP电影应运而生,并以攻城之势席卷整个电影行业。它是中国电影向电影工业化迈进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愈加成熟的表现。在大众文化视域下观照IP电影,能帮助我们深入分析IP电影运作的内在机制及其外在特征,并以此对IP电影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简述大众文化理论概况及大众文化的研究范式,并指出运用大众文化的理论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多学科多维度出发,为下文从大众文化视域下研究IP电影作铺垫;其次因为学界关于IP电影的概念尚未作出权威界定,遂从多维度理解IP,进而定义IP电影;梳理IP电影从萌芽初期到现在的发展概貌,从全局观了解IP电影,划分IP电影的几大类型,从细微之处了解IP电影。第二章从生产方式的工业化、互联网下的媒介融合、受众群体的“网生代”角度出发,对IP电影热产生的原因予以深究。第三章关注作为大众文化的IP电影显现出来的商业性、娱乐性、流行性等特征,围绕IP电影的异质性改编和衍生性产业链进行分析,并结合典型实例探IP电影所具备的显著特征。第四章结合大众文化理论、电影艺术理论、传播学概论等多学科对中国现下的IP电影热予以反思。先从IP电影本身,提出IP电影在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其艺术性;过度消遣娱乐时应加强意识形态性的建构。接着,再从IP电影产业链出发,借鉴好莱坞电影产业链的成熟发展模式,对IP电影的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最后再从电影市场的广度出发,面对IP电影热的发展局面下的原创力低、人才紧缺等问题进行思考。结语部分,则对IP电影的发展提出包容性和审视性的见解。
其他文献
<正>山西是一个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成果。面对大批地上地下珍贵文物,后人要承接、弘扬,承前启后,让世界了解山西,让山西走向世界。
目的:内分泌治疗是Luminal型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原发或继发性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已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有研究显示人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相互作用蛋白基因(The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的国家,都面临一个共同的课题:人口老龄化。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人口流动量大、城市务工人员多,导致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人口众多等,集中养老方便政府管
利用透射电镜和离心分离法对氢氧化镁铝胶体微粒与纤维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镁铝胶体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纤维、细小纤维
在工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产品的制作大都来源于工业化生产,于是人们对于无法用机器来复制的创意手工产品兴起了一股热潮。几千年来出现了如许的手工艺品种类,从剪纸,年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大量的网络攻击监控数据被采集下来等待分析。这些数据以文本形式被记录下来,仅靠人工分析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因此急需
该文根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现状,结合《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实践,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建立和完善适合城市商
宿主和肠道微生物间存在着复杂的共生共代谢关系,其中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分布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目前人们对宿主-肠道微生物间的关系不甚清楚。2014年3月7日,上海
Rosch等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将维氏后期的"家族相似性"更名为"原型范畴论",且以一系列心理学实验为基础更加深入地批判了"经典范畴论"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Langacker和Tay
网络攻击事件的频繁发生和入侵手段的多样化,使得入侵检测系统(IDS)每天产生大量误报和冗余的告警信息,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研究者们发现通过对孤立的告警信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