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的生活消费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消费。大众文化在中国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主要文化形态之一。电影,作为独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一种大众文化样式,一方面在大众文化的滋养下逐渐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也丰富着大众文化的内容。随着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新媒介的革新、受众主体的变化、资本的大量融入,使得传统的电影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以上诸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IP电影应运而生,并以攻城之势席卷整个电影行业。它是中国电影向电影工业化迈进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愈加成熟的表现。在大众文化视域下观照IP电影,能帮助我们深入分析IP电影运作的内在机制及其外在特征,并以此对IP电影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简述大众文化理论概况及大众文化的研究范式,并指出运用大众文化的理论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多学科多维度出发,为下文从大众文化视域下研究IP电影作铺垫;其次因为学界关于IP电影的概念尚未作出权威界定,遂从多维度理解IP,进而定义IP电影;梳理IP电影从萌芽初期到现在的发展概貌,从全局观了解IP电影,划分IP电影的几大类型,从细微之处了解IP电影。第二章从生产方式的工业化、互联网下的媒介融合、受众群体的“网生代”角度出发,对IP电影热产生的原因予以深究。第三章关注作为大众文化的IP电影显现出来的商业性、娱乐性、流行性等特征,围绕IP电影的异质性改编和衍生性产业链进行分析,并结合典型实例探IP电影所具备的显著特征。第四章结合大众文化理论、电影艺术理论、传播学概论等多学科对中国现下的IP电影热予以反思。先从IP电影本身,提出IP电影在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其艺术性;过度消遣娱乐时应加强意识形态性的建构。接着,再从IP电影产业链出发,借鉴好莱坞电影产业链的成熟发展模式,对IP电影的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最后再从电影市场的广度出发,面对IP电影热的发展局面下的原创力低、人才紧缺等问题进行思考。结语部分,则对IP电影的发展提出包容性和审视性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