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诗歌创作论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ma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家新是为当代诗坛带来尺度的诗人。从90年代初时代命运的内在承担,到晚近丰富世界的个人“旁注”,王家新的诗歌越来越展现出一种诗学“人类学”的特征,即从诗学的众多向度,探讨人之完成的可能性。他观看动物、微物、无物,为事物立心,为词语立命,也是为了开掘出人之存在的源泉。研究从王家新个人诗学的风格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看取王家新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回顾诗人的诗歌创作历程和精神成长史,尝试破译其诗歌的密码,概括出王家新诗歌精神的主题意蕴及精神内核,探寻其诗歌创作精神的抵达之路和诗学启示。王家新始终以自我为尺度,以个人的主体承接天地人神,他的这个自我向广大的世界开放,保持与时代的对话关系;他的诗心与中外众多璀璨的心灵产生共振,在自己的胸腔里锤炼一颗自由而人性的心灵,直面历史的重负和死亡的威胁,从而在时间的质押中带回一点点生命。王家新一直倡导有难度的写作,以难度为砥砺,淬炼诗艺与诗心,遵从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技艺考验真诚”的教诲。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开掘经验的幽暗部分:怀着一颗慈悲的心,提取事物的金粉,发现动物的灵光;写下能够沉入人心的语言,有力地标刻出诗歌进入灵魂的深度;凭借一双痛苦的眼睛,看进生命的幽暗之处,看取恶的深邃历史。王家新诗歌内核里包含了一种对人之完成的思考,他对存在深刻地辨认,不断地省思个人生命的限度,通过内在的承担和对命运的辨认,拓宽生命的疆域。他的诗歌发掘过去的记忆,直面当下的困境,朝向未来的可能,有一种提升人的力量,给人带来生活的勇气、生存的勇气和存在的勇气,最终以“文学是人学”为旨归。
其他文献
硗碛藏族自治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宝兴地处西部边缘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北与阿坝州小金、汶川相连,中间横隔着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硗碛读音为qia
通过对9500t级组合重载列车的静置和运行试验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论证在大秦线开行9500t级组合重载列车的可行性,提出开行组合列车应具备的必要技术条件及操纵原则,同时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