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具有地貌单元多样、水资源转化关系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而又十分敏感等特点。取水总量控制是我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由于水资源系统的随机性及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取水总量控制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本文对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通过风险调控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旨在指导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的实施。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进行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系统风险分析。在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实施现状及取水总量控制相关概念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系统特点;进而分析系统风险产生机理,提出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的概念;并识别出系统的风险因子,建立了相应的风险事故树。(2)构建了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产生机理和定义,提出了由致险性、脆弱性、承险性组成的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构成框架;基于此构建了较全面的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指标的具体含义及量化方法。(3)建立了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计算和分析。构建了由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熵分析法组成的风险计算方法-综合风险指数法,根据综合风险指数将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进而用该方法对黑河中游2005年~2010年取水总量控制风险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基本处于约束性风险水平,并且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三地区风险大小表现出空间差异性。(4)对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进行调控,并提出风险管理措施。由层次熵分析结果,找出主要风险指标;为达到可接受风险水平的调控目标对主要风险指标进行单独调控和联合调控。调控结果表明,通过联合调控能够实现调控目标,并给出了推荐调控方案,据此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其他文献
我国的煤炭企业中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占有很大比重,混合所有制发展不够充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如何深化国有煤炭企业
根据我国溃坝事故统计资料,中小型土石坝失事的案例中,有29.1%是因为渗漏导致溃坝。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湖南省在2015前将完成所有小II型水库除险加固。为了确保湖南省按时
水力过渡过程是水电站为了满足负荷变化需要,是引水及尾水系统流量变化、水轮发电机组转速改变和电网调节的结果,是电站设计、运行、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大型电站的尾水系统因共用调压室和尾水隧洞使得地下洞群更加多样化,增加了尾水系统过渡过程的复杂程度,因此对该类电站尾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的研究需更加严密、精确,保障电站运行的安全稳定。水力过渡过程的实质是研究大波动工况调节保证参数、小波动工况调节品质及水力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