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依据国际减贫理论研究俄罗斯农业发展对其减贫的影响。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将减贫作为普遍发展议程的核心后,减贫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再次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农业发展对减贫的影响在俄罗斯表现尤为典型,我们认为研究俄罗斯农业发展对减贫的影响可以丰富国际减贫的相关理论,并为世界农业减贫实践提供借鉴。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归纳法和实证分析法。归纳法是社会学最注重的研究方法。在具体研究俄罗斯农业发展对减贫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时主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大量数据和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俄罗斯农业发展对减贫影响的独特性及农业发展对减贫影响的普遍规律。除此之外,本文还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及国际减贫理论中的贫困多维测量方法。
本文的研究涵盖了俄罗斯转型时期农业发展不利对减贫造成的阻碍作用以及新世纪农业发展对减贫的促进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序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目的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先行研究成果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第一章《农业发展促进减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论述国际减贫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主要内容,农业减贫重要性以及农业减贫相关经验。
第二章《俄罗斯转型初期农业改革失利与贫困的加剧》主要阐述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转型初期农业衰退对减贫的消极影响。其中重点论述土地制度改革失败导致贫困状况加剧、俄罗斯农业减贫路径以及对减贫效果的评析,与下文关于俄罗斯农业战略转变对减贫的影响进行对比,揭示农业发展不利会对减贫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章《新世纪俄罗斯农业发展战略对减贫的促进作用》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章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入手分析新世纪俄罗斯农业发展对减贫的积极作用。通过国际减贫理论中对贫困的多维测量方法来衡量和验证减贫的效果,总结分析这一时期俄罗斯农业发展减贫的总体宏观效果。
结论阐述本文研究取得的成果、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以及日后努力的方向和建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在不同阶段由于农业发展状况的变化,其减贫效果也随之改变。叶利钦时期土地改革的失败加之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使俄罗斯产生了大量的贫困人口。普京执政以来开始实施农业发展新战略并重视农业发展使得俄罗斯的贫困状况有所好转。农业的发展不仅对俄罗斯减贫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减贫也做出了贡献。在国家发展援助体系中俄罗斯从之前的受援国逐渐发展为援助国,为国际减贫工作贡献力量。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俄罗斯农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发展减贫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