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助产士职业伤害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大量调查研究显示:处于医疗特殊环境下的职业伤害包括职业危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相关性损伤(work-related injury, WRI)和职业相关性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 WRD)[1-4]。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决定了助产士会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他们是职业伤害的高危人群,其所遇到的职业伤害,既有慢性长期的伤害,又有急性突发性的伤害。同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孕产妇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助产士承受着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压力,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急状态,这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国外研究显示:在最具职业伤害的相关科室中,产房排在了第2位。高强度、高风险、高应急、高投入、低产出的工作状态,导致不少助产士离开助产岗位,助产士缺口越来越严重。《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目前我国每1000人口仅1.39名护士(含助产士),若参考亚洲周边国家每1000人口助产士比例为0.2的标准,则目前我国助产士人数缺口达22.7万人。因此,预防和控制助产士职业伤害,促进其职业健康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伤害的研究已渐成熟,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三级预防措施,但关于职业岗位引起的伤害研究还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当中。现有的相关研究还仅局限于职业危险因素对助产士的伤害,更深层次的组织环境管理因素和个体特征等因素对职业伤害的影响很少有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广东省助产士职业伤害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对发生率较高的职业伤害进行干预并评价其效果,为管理层更好地进行职业安全管理、促进助产士职业健康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目的1.了解广东省助产士职业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2.探讨助产士发生职业伤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3.探讨综合干预对助产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部分:(一)第一部分于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对广东省110家医院的1092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资料、医院的组织环境管理情况、职业暴露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职业伤害情况,分析助产士职业伤害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1.研究对象:广东省21个市区的110家二级、三级医院共1092名助产士。1.1纳入标准(1)获得助产士上岗证;(2)在产房工作且至少有半年的助产工作经验;(3)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愿意参加本研究。1.2排除标准(1)助产工作经验不足半年;(2)因出差、休假、旅游或外出学习等原因不在岗达一周以上;(3)有精神、心理障碍者;(4)不愿参加本研究。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蔡文智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参阅国内外相关指南、文献及合并专家意见,自行设计了助产士职业伤害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2.1一般情况包括助产士所在医院的等级、医院性质、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民族、婚姻状况、月收入。2.2组织环境管理包括4个维度26个条目:①人力资源配备包括对年龄构成比、职称构成比、分层级使用以及人员配置情况的调查;②安全设施设备包括警示标语、防护用具的提供、工作环境等情况的调查;③组织关怀包括有无建立助产士职业伤害上报制度、管理层制定决策时,有无把保护助产士的安全放在首位、管理层表扬鼓励严格执行职业防护的助产士、高年资助产士积极主动参与职业安全管理工作等情况的调查;④防护行为包括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是否都戴手套、是否按规范洗手、接生时是否戴防护目镜或面罩等情况的调查。2.3职业暴露情况包括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或其他体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高危人群(AIDS/梅毒/乙肝等病人);清洗接生器械时污水接触皮肤粘膜;接触化学物质(如各种消毒剂、药物等);工作场所空气浑浊(闻到血腥味、大小便味)等。2.4个人因素包括精神状态、调节不良情绪、生物钟调节、胜任本职工作、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参加继续教育。2.5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评价助产士的态度、媒体及舆论对助产专业的导向、助产专业未能独立、现代人的育儿观念、产妇及家属对助产工作的尊重和认可程度、家人对从事助产工作的支持程度。2.6过去半年内职业伤害情况包括WRI和WRD。(二)第二部分1.研究对象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某四家三级综合医院的46名助产士作为研究对象。1.1纳入标准:同第一部分。1.2排除标准同第一部分。2.研究内容对纳入的助产士进行讲座、交流互动、实战演练等综合干预,由产房的护士长和研究者本人共同完成研究。3.评价指标①干预前后助产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的变化。②干预前后助产士血源性职业暴露认知情况的变化。③干预前后助产士对组织环境管理现状满意情况的变化。④干预前后助产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执行现状的变化。(三)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分析,对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干预前后的认知得分比较用配对t检验,干预前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对组织环境管理的满意情况及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情况比较采用Wilcoxon one-sample tes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92份,回收1036份,回收率为94.9%,有效问卷1018份,有效率为93.2%。2.助产士职业伤害总的发生率为24.2%。3.助产士WRI的发生率为33.1%,排在前五位的WRI依次是心理暴力(83.8%)、皮肤粘膜暴露(79.3%)、失眠(60.4%)、碰撞伤(42.3%)、意外针刺伤(38.4%)。4.助产士WRD的发生率约为14.6%,排在前五位的WRD依次是下肢静脉曲张(30.2%)、颈椎疾病(25.8%)、腰椎病(25.5%)、神经衰弱(23.0%)肩周炎(19.1%)和慢性咽炎(19.1%)。5.导致助产士发生不同程度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包括助产士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组织环境管理、职业暴露、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具体如下:年龄、医院等级、医院性质、工作负荷、社会评价助产士的态度和助产隶属于护理专业等。6.实施干预后,助产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得分有所提高,认知情况四个维度的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配对样本t检验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Wilcoxon one-sample test的检验结果表明,干预前后助产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次数、对组织环境管理现状的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后助产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执行现状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干预前后接生时戴防护目镜或面罩(Z=-3.829,P<0.001)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处理并上报主管部门的情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Z=-4.889,P<0.001)。结论1.本次调查显示助产士职业伤害的现状不容乐观,其WRI和WRD发生率较高。2.导致助产士职业伤害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它们彼此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最终引起职业伤害的发生。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包括助产士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医院等级、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组织环境管理、职业暴露、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减少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对助产士职业健康非常重要。3.助产士承担着托起新生命的社会使命,相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助产士的职业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从业环境,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包括建立有效的职业上报制度、提供充足合理的职业防护设备、定期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培训等。4.综合干预对改善助产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及防护现状,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下一步需加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目前,大多数软件需求风险评估技术本质上都是基于主观的,而在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客观地依赖于度量技术进行软件需求风险分析的研究还很少。文中尝试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软件需
随着网络学习方式的快速普及,在线学习论坛已经成为各类教育网站、各种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要素。它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反思空间的宽广性、思想表达的开放性以及高效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的理念也不断深入到每个高中教师的心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同,但现在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耗时多,收效少”的
医疗机构在全面推行TQM的过程中,团队的参与、评判、建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高层领导的决策依据.本刊旨介绍一种注重团队整体力量的行之有效的医院管理工具--团队记
研究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老年患者安全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评估患者安全的工具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与应用,但大部分评估工具只针对患者单一的安全问题如:Braden压疮危险度评估量
ARP欺骗和PPPoE欺骗是比较普遍且严重的一类网络安全问题,由于早期这两个网络协议设计不完善的弊端,造成的破坏性也比较大。现在虽然对ARP和PPPoE欺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
立式辊磨机是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大型研磨设备,与其他研磨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紧凑、投资费用低、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产品质量稳定、节能环保等优点。由于立式辊磨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转变相应社会管理方式,以适应变化的社会需求。社会管理创新不仅是管理学概念,也是一个法学概念,其在宪法有深刻法理渊源。法学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
目前,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力系统越来越复杂的电路、各种非线性元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谐波,严重影响了到我国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以及广大用户的用电质量,无疑成了亟需
初中计算机课程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提高同学们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实际的计算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