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想及哲学思考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强大动力作用。而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城乡和谐社会措施的实施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农业科技更需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支撑使其落实到实处,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决定着科技成果的实际效用。   我国农业科技资源丰富,但资源的整合度差,各要素零落分散,缺乏优化组合,还未建立起完全与现代农业经营相适应的科技成果推广机制,致使大量成果长期束之高阁,科技成果实际效用的发挥不理想。每年我国大约产生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较好的仅占三成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都达到60%,有的甚至高达90%。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加入WTO后对农业科技的新挑战,农民所要求的新科技越来越细化和实用化,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瓶颈,具体表现在:投资机制不健全、推广人员下基层“断层”、推广技术可操作性差,忽略农民自身需求、市场信息反馈不灵,农民收益不高,互联网等推广媒介待建等问题;成果转化上存在成果应用的地域性和效用的滞后性,使大量成果无法在大范围内推广,必须因地制宜量身定做,注重现实和眼前利益的农户,对成果应用推广心存疑虑,缺乏投入的积极性;农业科技中介服务存在中介组织一盘散沙,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均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分析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迫切需要完善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整合推广资源,培养新型农民,传授实用科技,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本文立足我国实际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对国外四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最后纵观体系各环节进行了哲学认识。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探索科技兴农的新机制、新方法,将对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人的意识形态会受到环境、信息、思维能力以及价值取向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意识形态对相同事物的认知、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约翰·B ·汤普森作为英国著名的传媒研
我国自进入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期,由于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使得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在面对新的生活场景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了
德里达《延异》这一文本为我们敞开了一个地域,德里达在这个地域中对符号与在场的研究使得德里达解构哲学成为了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之间的一个中项。同时,德里达与海德格尔、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