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气流作用下压电式微滴喷射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滴喷射技术由喷墨打印技术演变而来,喷墨打印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打印墨滴来形成特定形状与图案的物品,而微滴喷射技术则是通过打印特定材料的微量流体来辅助工业生产与制造。微滴喷射技术主要分为连续式微滴喷射技术与按需式微滴喷射技术,其中通过压电驱动的按需式微滴喷射技术利用压电材料独有的逆压电效应对微滴喷射进行驱动,响应速度快、喷射效率高、可实现按需喷射是压电驱动式微滴喷射技术的三大主要优势,也因为具备这三大优势使得压电驱动的微滴喷射技术在工程应用与科研领域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压电式微滴喷射过程涉及的流体形态变化以及空气域内的流场变化异常复杂,仅仅通过实验研究无法全面揭示其流动原理,而数值模拟通过仿真计算模拟实际过程,其能够较为准确与直观地研究微滴具体成形原理、流体形态变化以及空气域内流场的变化。因此本文建立了设有同轴气流喷射槽的压电式喷头的二维数值模型以探究同轴气流对于压电式喷头形成完整微滴的喷射过程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喷头内部及喷嘴外部空气域内的速度场与压强场分布特征,并与实验结果对比以验证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最后采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对喷头关键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同轴气流作用下的压电式喷头的喷射问题简化为一个与实际喷头相对应的二维数值模型求解问题,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压电式微滴喷头的微滴完整喷射过程与流体流动规律以及喷头内外部空气域的流场变化进行了二维的数值模拟,模拟计算时不考虑支撑体底座与上盖以及密封圈等部件的影响,只考虑压电陶瓷片、薄铜片、进气口、进液口、储液腔、喷嘴以及空气域等关键部件的影响,在COMSOL软件中设置好材料属性与边界条件并且划分好网格后进行计算求解。(2)通过计算后的仿真结果分析喷腔体与喷嘴外部空气域内压强场与速度场的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同轴气流在喷嘴正下方相遇后分散至左右两侧,使空气域内形成轴对称的成对涡旋,随着气流的连续喷出,涡旋数量增加且不断加强扩大并不断向喷嘴下游移动;同轴气流的引入使压电片的振幅增大,空气域内的压强减小,而位于喷嘴正下方由两侧气流扩散而成的涡流区域压强值减小更为显著。(3)根据COMSOL软件中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同轴气流对于压电式喷头的微滴喷射过程中的微滴的影响,主要得到下列结论:随着由同轴气流喷射槽所引入的同轴气流的强度的增强即气流速度的升高,微滴由初始液柱断裂成微滴的时刻延后,微滴的形状由初始断裂时的椭球形逐渐趋于球形,微滴由喷嘴流出后的初始延伸长度有所增加,微滴断裂后的直径有所增大,主液滴的前端点的速度与后端点的速度以及卫星液滴的前端点的速度与后端点的速度均有所增加,主液滴与卫星液滴相互分离的时刻延后,微滴喷射速度有所增加,主液滴与卫星液滴的位移和当量直径增大。(4)本文采用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建立同轴气流作用下的压电式喷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将压电式喷头的数值模型导入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数值分析,随后将BP神经网络对同轴气流作用下的压电式喷头构建的预测模型作为NSGA-II的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最终得到的设有同轴气流喷射槽的压电式喷头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压电陶瓷片直径值为22 mm、喷嘴直径值为0.15 mm、由同轴气流喷射槽流入的同轴气流流速为0.45 m/s、喷头喷腔体内的储液腔的锥角为110°。在此最优参数组合下得到了微滴速度为0.85 m/s,微滴发散率为11%。这与将最优参数组合下的数值模型导入COMSOL软件中计算而得的结果十分接近,误差在20%以内,并且此时同轴气流的引入没有对微滴的喷射造成干扰,而是辅助微滴以较好的形态加速笔直向下喷射。综上,本文建立了同轴气流作用下压电式微滴喷头的数值模型,对喷腔体与空气域内压强场与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COMSOL软件中对于同轴气流作用下的压电式喷头的二维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由同轴气流喷射槽引入的同轴气流对压电式喷头微滴喷射现象的影响;采用BP神经网络-NSGA-II遗传算法对同轴气流作用下的压电式喷头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为同轴气流作用下的压电式喷头的结构参数改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纯醋酯织物具有手感爽滑、光泽优异,且垂感良好的特点。凭借独特的面料风格,其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纯醋酯织物也存在断裂强力较低,易起毛起球的缺点,并且价格也相对高昂,这极大的阻碍了其在大众市场的推广。为克服这些缺点,本课题对纯涤纶织物、76/24醋/涤混纺织物和50/50醋/涤混纺织物进行仿醋酯研究,以模仿纯醋酯织物的手感为主要目的。主要研究了三种织物的前处理工艺、纯涤纶织物的后整理工艺、76
随着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技术的应用,衍生出多种编织设备,但是现在市面上存在的编织机所能织造得织物结构截面单一,不能在一台编织机上实现多种异形截面的编织,因此研究多功能三维编织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第一代自主研发的三维旋转编织机的基础上对变轨转盘、锭子结构以及牵引结构等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与优化,从而实现三维编织机自动化生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锭刀与变轨转盘直线轨道发生碰撞以及变
对室内环境而言,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照明除满足人们对于光照的基本需求外,还起到了营造意境、渲染氛围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生活、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的休息和放松成为了现代人逐渐凸显的生活需求。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光照营造舒适的复愈性环境来缓解疲劳,可以有效满足现代人对于休息的需要
化学表面活性剂来源于石油,势必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环境带来影响,找寻合适的助剂取代化学表面活性剂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鼠李糖脂作为生物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性能优良和生态环保的特点,有望在印染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本文将通过对鼠李糖脂进行性能研究,包括表面张力、CMC、渗透性、泡沫性能、乳化性、除油性能、分散性能、稳定性、对染料的分散/聚集性和对漂白织物的白度影响等,探讨其在纯棉织物上作为精练剂、皂洗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椰汁作为纯天然饮品,自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原始手工开椰青的方法,无论从安全性、卫生程度还是从开椰青的效率上讲,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椰青开孔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上述问题。但开孔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如抱紧机构故障等诸多问题,如果未将此类问题及时反馈,不仅会带来安全隐患,还会造成加工拖沓,所以亟待开发椰青开孔机远程监测系统,实现对开孔
在强调文化自信和个性表达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外研究者关注到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内涵表达的重要性,由此展开了大量传统文化设计相关的课题研究,研究者们使用数字化技术、3D打印等前沿的技术对剪纸艺术、榫卯结构、传统纹样等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运用,设计出大量造型丰富且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漏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研究者们对它的研究却缺乏创新与演进,漏窗独特的审美特征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在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期望不仅是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防寒、保暖等功能,还要求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智能响应性能。智能纺织品是一类对外界刺激具有感知并做出反应的智能型织物,它将传统意义上的织物与生物、化学、数码电子等领域以物理或化学等方法进行结合,赋予织物一系列功能。光致变色纺织品也是一种智能纺织品,因其可以在光的刺激下转变为不同颜色的优异性能,受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者
蚕丝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动物纤维,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细胞毒性较小、机械性能优良等优点。为进一步拓展其应用性能,人们利用再生丝素蛋白(RSF)进行人工纺丝,但所得再生纤维的力学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丝素纳米带(SNR)或丝素纳米纤维(SNF)作为天然蚕丝的基本构筑单元,由其逐级组装成的多层次结构是天然蚕丝具有优良性能的重要原因。目前可通过人工纺丝的方法获得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纯SNF基纤维,但纺丝
在全球“工业4.0”大环境驱使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并启动了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的计划,为推动国内制造业和先进技术的融合发展,我国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针对特定的生产领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战略,着重推进以信息集成为核心的数字化建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数据的互联互通需求强烈,对工业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信息集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簇绒地毯织机车间正面临数据采集手段单一
民国时期的服装评论数量众多,涵盖内容广泛,真实地展现出民国时期的服饰面貌及时尚潮流,是研究民国史和服装史的重要素材和依据。从目前研究来看,以服装评论中所反映出的服饰信息为对象进行的研究较多,本文则以服装评论本身作为主体,对其进行系统归纳后,对评论者及其评论视角展开相关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民国服装评论的社会背景及其出现原因,以民国时期上海,天津,广州等代表性地区媒体报刊中涉及的服装评论为主要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