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现状;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探讨应用该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06例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改良的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收集信息,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状况。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制定:根据奥马哈系统,结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初步拟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估表、干预措施和评价方案,通过专家咨询法,对指标和条目进行筛选和修改,最终形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方案。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应用:纳入2018年7月~2019年7月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按照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包括常规住院护理、出院指导和出院后随访等。干预组患者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通过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主要护理问题,实施个性化护理,从认知、行为和状况对护理问题的改善成效进行评价,并使用心力衰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的生活质量。结果1.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差,生活质量较低。自我护理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体重增加时不会主动联系医生/护士,不能坚持每天测体重,不能控制液体的摄入量。生活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性生活困难,感到疲劳,乏力,或没有精力,进行体育活动或喜好的事情比较困难。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制定:经过二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评估表,两轮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01和0.900。再经5位专家咨询,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和成效评价方案,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问题从认知、行为和状况3方面进行评分,提出评分依据。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显示,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主要存在身体活动、营养、物质滥用、循环、精神健康、疼痛、呼吸和个人照顾8个护理问题,出院时,这8个护理问题的成效评分均较入院后第1天明显提高(P<0.05)。出院后,干预组患者主要存在个人照顾、物质滥用、药物治疗方案、呼吸、疼痛、循环、精神健康、营养和身体活动9个护理问题。出院后3个月,患者除个人照顾外,其他8个护理问题的成效评分均较出院后1周明显提高(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0.05),而且,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由于地区、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差异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差,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具备较好的可信度,能够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3.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