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O2纳米材料水热合成及其铁磁性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97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稀土氧化物,二氧化铈(CeO2)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而在荧光材料、燃料电池、光催化材料以及磁性材料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级CeO2材料的性质与其颗粒形貌、颗粒尺寸、晶格常数以及晶体缺陷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学位论文使用水热法制备CeO2纳米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分析样品物相组成;使用扫面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样品颗粒形貌以及颗粒大小;用X射线电子能谱测试分析样品表面成分以及元素化学状态;运用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测试样品晶体的缺陷,其激发波长为532nm;使用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的吸收谱,并计算样品的能带宽度;使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测试样品磁滞回线。实验内容如下:  1.采用CTAB辅助水热法,以Ce(NO3)3·6H2O为铈源、以尿素为矿化剂,在180℃下成功合成蝴蝶结状CeOHCO3微结构,并通过500℃退火制得纯的CeO2粉末。XRD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得样品为纯的CeO2,XPS和拉曼光谱测试表明样品表面存在少量的Ce3+以及氧空位,磁性测试表明此样品在室温下表现出良好的铁磁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此室温铁磁性是由CeO2颗粒表面出现Ce3+导致的。  2.采用CTAB辅助水热法,Ce(NO3)3·6H2O为铈源、以NH4HCO3为沉淀剂、180℃条件下成功制得四种不同形貌的CeO2前驱体。XRD测试显示最终制得样品均为纯的CeO2粉末。XPS测试分析显示CeO2样品表面存在少量Ce3+,并且高浓度NH4HCO3条件下制得样品表面Ce3+浓度较低。四个样品的能带宽度较之块体CeO2能带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并且制得样品均呈现出室温铁磁性,饱和磁化强度随着能带宽度和晶格常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Ce3+浓度减少而减小。我们认为CeO2室温铁磁性与Ce3+的浓度密切相关,Ce3+浓度越高,其铁磁性能越好。  3.采用水热法分别制备出不同Co掺杂量的CeO2纳米颗粒。XRD数据显示制得样品中并无除CeO2之外的物相存在。XPS测试数据显示非掺杂条件下制得样品表面存在大量的Ce3+。磁性测试分析显示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Co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合以上对未掺杂CeO2铁磁性起源的分析,我们认为,纳米CeO2室温铁磁性的起源是样品中存在杂质离子(Ce3+和Co2+均可视为Ce4+的杂质离子),从而导致CeO2晶体中电子轨道角动量以及自旋角动量发生改变,进而产生铁磁性,杂质离子含量越高,其铁磁性越强。  
其他文献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化学式为Ca(PO)(OH)]是一种微溶于水的弱碱性磷酸钙盐,属六方晶系,其组成和结构与天然磷灰石(Apatite)矿物相近,是脊椎动物骨和齿的主要无机成分
赤泥是铝土矿提取氧化铝工业生产的废弃物,每生产1吨氧化铝排出赤泥1.0~1.6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氧化铝生产排出的赤泥约达800万吨,大量产出的赤泥由于没有得到有效
现代工业的发展加快了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高速和重载化进程,对制动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要求作为制动器核心部件的摩擦材料具有更高的性能。摩擦材料的配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