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区域并购是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重要战略活动。因为它有助于企业发挥规模化效应,并促进地区间资源流动,改善地区资源禀赋,调整产业布局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并购行为作为企业通过跨区域并购活动实现并购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可忽视。石化行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石化行业发展速度放缓,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结构亟需调整。因此,研究跨区域并购行为对石化企业绩效产生何种影响,具有现实性的研究意义。本文依据我国石化上市公司跨区域并购行为特征和并购行为与绩效关系的相关理论,实证研究跨区域并购前后石化上市公司绩效差异和跨区域并购行为对绩效的影响。与跨区域并购前绩效相比,我国石化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没有显著提升。并购后第2年与第3年综合绩效和盈利能力绩效比并购前明显下降,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绩效下降不明显;并购后1-3年间的绩效相比,从并购后第2年开始,综合绩效、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绩效有小幅上升,且绩效提升的样本比例超过50%。并购行为影响因素中,支付方式、交易双方之间地理距离、交易相对规模与石化上市公司并购后绩效负相关。现金支付方式显著地负向影响并购后第2年与第3年绩效;交易双方地理距离越大,并购后第1年与第2年绩效越差;交易相对规模越大,并购后第2年与第3年绩效越差。实证分析结果反映,我国石化上市公司总体绩效不及并购前,但在并购后的年份中有超过半数的石化上市公司绩效逐步提升,从侧面折射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放缓的市场环境。地理距离及交易相对规模对绩效的负向影响,会随着并购方对目标企业资源的不断整合而慢慢减弱。现金支付方式对绩效的负向影响不可忽视。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到一些我国石化企业实施并购的启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