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Ⅱa期宫颈鳞癌术后具有中危因素的患者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对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Ib-IIa期宫颈鳞癌术后具有中危因素的患者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的预后,探索宫颈鳞癌术后具有中危因素的患者后续辅助单纯化疗的安全姓和有效性。  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随机分配成如下两组:⑴术后辅助化疗组(AC组):术后行紫杉醇+卡铂方案联合化疗4周期;⑵术后辅助同步放化疗组(CCRT组):术后行盆腔外调强放疗,放疗期间顺铂单药同步化疗4周期。建立随访资料Excel数据库,统计分析用SPSS16.0软件,采用Kanplan-meier生存分析法,Log-rank检验和C0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比较患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经过37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可评估的患者共有180名。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差异,分别有3.30%(AC组)及10.11%(CCRT组)的患者出现了3级和4级的血液学毒性反应(?2=7.88,p=0.01);有4.40%(AC组)及17.98%(CCRT组)的患者出现了3级胃肠道毒性反应(?2=29.62,p=0.00);21.34%的同步放化疗组的患者发生了放疗相关的副反应。AC组与CCRT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50%vs89.60%;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10%vs92.90%,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危因素个数是中危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是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Ib-IIa期宫颈鳞癌术后具有中危因素的患者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的3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别,且辅助化疗毒副反应较同步放化疗显著减少;术后辅助化疗可作为宫颈鳞癌中危患者的后续治疗。中危因素个数越多患者生存期越短;年龄小于45岁的中危患者总生存期较高龄者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临床效果,并为该术式提供尿动力学依据。方法:对32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测术后3个月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 cell, AD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 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模型鼠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胶原酶
<正>高中新课程改革在中国已实施了多年,可高中实验室的管理变革不大。尤其是在广西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实验室管理水平还很落后。走进中学,便会发现各所学校悬挂上墙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