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巴曲酶止血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从重组巴曲酶(rBAT)的药效学入手,通过动物试验证明了rBAT对血凝系统具有双向作用,小鼠iv rBAT≤0.5KU/kg、大鼠iv rBAT≤0.25KU/kg时具有促凝作用,小鼠iv rBAT≥8.6KU/kg、大鼠iv rBAT≥20KU/kg时则具有抗凝作用。然后通过分子生物学,高效液相分析等方法证明其止血作用主要是通过切除纤维蛋白原Aα链上的纤维蛋白肽A,暴露纤维蛋白原分子的结合位点,促进其聚合而实现。抗凝作用是因为rBAT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纤维蛋白聚合物比较松散,而且rBAT不能激活凝血因子ⅩⅢ使纤维蛋白发生共价交联,因此这种纤维蛋白聚合物在体内很快被降解,结果造成纤维蛋白原过度消耗,表现出抗凝作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证明rBAT的毒性是轻微可逆的,具有相当的安全性,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监测病人的肝脏功能和凝血指标。
其他文献
研制的脉冲磁场刺激仪主要指标是:最大磁感应强度0.01 ̄2T,频率0.2 ̄100Hz,脉冲宽度0.01 ̄1ms。仪器的工作方式分为手控、脚控和自控,可显示刺激强度和刺激次数,并可输出不同波形的
目的研究肝硬化CT分级对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储备功能(LRF)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比较不同肝硬化CT分级介入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谷丙转氨酶(ALT)
目的:获得广西毛南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 CSF1PO,TPOX,TH01的群体遗传学资料。探讨广西毛南族人群的起源。材料与方法:200份血样采自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检测对象均为毛南族
<正>艺术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在艺术观念上持续创新,在技术体系上不断探索的历史。流痕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将错就错保留下来并强化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每一位作者都会碰到的画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口(Population)、贫困(Poverty)和环境退化(Environment Degradation)之间存在着的交叉循环影响(简称"PPE’怪圈”),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
<正>一笔2600多万元的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从法院立案受理到一审胜诉,等待了漫长的13年,但至今仍未了结。从2009年起,一房多卖的现象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是有恃无恐。记者调
厂坝七架沟废石场位于泥石流多发区,台阶高达400m,200年一遇洪水流量近80m3/s,已建成国内首家泄流式超高台阶废石场。采用减截泥源、沉固洪淤、控制细粒、长久泄流、防洪抗渗等原则与措施,已使
<正>李东垣是"补土派"的创始人,在他所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4部著作中,有40多处提到"阴火"。但他对阴火的概念交待得不够确切,有时指心火,
在露天靠帮爆破中 ,兰尖铁矿原用缓冲预裂爆破设计方案。本文分析预裂爆破机理在该矿边坡爆破中存在的局限性 ,并提出光面爆破试验方案。对多次试验效果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 ,
遂后行为在犯罪论领域并不居于重要地位,但对遂后行为的认识却直接反映了刑法理论的研究程度。文章立足于现有理论成果,以比较刑法为基底,就遂后行为所关涉诸问题予以稳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