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下半叶,财政绩效审计引入政府审计领域,这种以评价与监督政府部门所管理的公共资源或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和内容的审计工作目前已成为多数发达国家政府审计的主要职责,并被广泛认为是控制政府行政开支以及评价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一个有效武器。实际上,中国审计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审计制度建立不久,就开始探讨绩效审计,而且,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逐步尝试开展了一些绩效审计,虽然其基本符合绩效审计的感念,但是与英美国家纯粹独立型的绩效审计差距甚远,要想在我国真正的施行绩效审计,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政务公开的趋势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比较借鉴国外实施绩效审计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对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设想。本文从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基础谈起,首先在政治经济基础上,从国外绩效审计的产生基础看中国绩效审计产生的基础;从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已有理论和经验,分析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必要性和可能性。为了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绩效审计方面的先进经验,文章还学习了英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较成熟的绩效审计制度,通过与我国现行的绩效审计制度的比较,全面分析了我国现行体制下绩效审计的发展问题,进而在树立绩效审计观念、深化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完善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处理好绩效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启示。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在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特别是在完善绩效审计制度上,设计了有定性定量分析的实用性较强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加以运用。通过对两种定量审计评价模式的分析运用,提供了完整的财政绩效审计评价框架,运用综合评分的方法,形成了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最后,文章结合我国地方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了利用评价体系来综合评价政府财政行为实例,形成了在财政审计领域独用的审计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