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沟咀组为江陵凹陷的主力产油层位,由于沉积特征及相带展布不明导致新沟咀组烃源岩及储层特征不清楚,因此新沟咀组的沉积相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新沟咀组沉积时期,研究区水体盐度变化较大,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相互转化。本论文利用比较沉积学理论从现代湖泊沉积特征调研出发,筛选出了与研究区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水体环境相类似的淡水湖鄱阳湖、咸水湖青海湖和盐湖察尔汗湖三个现代湖泊,总结了它们的沉积特征及相带分布特点,建立了不同类型湖泊沉积模式,旨在指导新沟咀组沉积相分析。根据地震沉积学及沉积体系理论等原理,利用岩心资料、测录井资料及地震资料,一方面,对新沟咀组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将新沟咀组划分为新下段III油组、泥隔层、II油组、I油组及新上段,建立地层对比格架。另一方面,通过岩石相及岩石相组合分析,在研究区新沟咀组识别出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及盐湖相4种沉积相,并对不同沉积相进行沉积亚相及沉积微相分析,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等9种亚相,以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滨浅湖沙坝等16种沉积微相,确定了不同沉积相、沉积亚相及沉积微相的特征及组合关系,进而结合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总结归纳了研究区16种测井相,进一步对全区钻井进行沉积相分析及地层对比格架内沉积相对比。并配合新沟咀组不同地层单元还原色泥岩厚度、还原色泥岩百分含量、砂地比等分布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地震相)及地震属性等平面分布特点,并通过与鄱阳湖赣江浅水三角洲、青海湖咸水湖及察尔汗盐湖沉积分布与沉积模式对比,明确了新沟咀组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认为研究区裁缝店、江陵、沙市等地新沟咀组以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局部可见淡水湖沉积。其三角洲平原较宽阔,而三角洲前缘较窄。三角洲受湖泊风浪改造在其侧缘形成滩坝砂体。研究区南部发育湖泊沉积体系,包括淡水湖泊及盐湖沉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