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长期以来在人类文明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宗教对社会的作用是双刃的,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其正向功能指向了保障社会系统正常有序运转,其反向功能指向了固化传统和裂变社会上,影响人民团结和国家稳定。对宗教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可以对宗教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演变产生更为深刻的了解,有助于维护世界秩序的稳定,为减少和避免地区宗教冲突提供理论参考。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将重新调整现有利益格局,而利益调整时期就是矛盾凸显时期,在此期间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横亘在转型道路上,人民内部矛盾亦空前复杂化与特殊化。温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中首批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宗教活动更为活跃,发展更为迅速,而外来的宗教与政策环境、地域文化之间的摩擦也时有发生。目前,针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国内学者较少涉及宗教问题,对宗教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有待深化。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归纳,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宗教及群体事件的相关概念,并对现有典型宗教群体性事件进行剖析,从而探析预防宗教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及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工作。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宗教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研究中涉及的宗教的概念及其社会功能,宗教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类型、特征与性质,中国宗教群体性事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阐述;第三部分选取了2014年发生在浙江省温州市的“三江教堂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该事件就是在浙江省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重要举措“三改一拆”推进过程中,政府与教堂、教众产生的矛盾冲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第四部分针对“三江教堂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应对措施与治理手段进行剖析;第五部分探析了预防宗教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及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工作,以期寻找到处理此类矛盾的合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