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为改善湿热体质常见的懈怠嗜睡症状,本研究观察对照组(针刺组)及治疗组(针刺加刮痧刺络拔罐组)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灸治疗嗜睡症临床疗效提供更多的科学参考。研究方法本课题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患者及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学生确诊为以懈怠嗜睡为主要表现的湿热体质人群,符合西医嗜睡症的诊断标准,中医嗜睡诊断标准及湿热体质量表诊断标准为研究对象,共收集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针刺组),主穴:风池,天柱,完骨,印堂,上星,百会,人中,内关,每隔3天针刺一个疗程为一个观察周期,共两个疗程。治疗组(针刺+刮痧刺络拔罐组):针刺的选穴和操作的技术标准、步骤与对照组相同。第一步为颈部和背部刮痧病人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和颈部,在颈背腰部轻轻按揉三分钟后,予以均匀涂抹跌打万花油,取天然水牛角制刮痧板,刮拭出痧后,在出痧多的部位刺络放血拔罐,之后按照对照组的选穴和技术标准,步骤进行针刺,以后每隔3天针刺一次,一刮痧刺络放血拔罐一月一次,个月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一个疗程为一个观察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其白天嗜睡时间、ESS评分及体质积分变化情况。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嗜睡症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睡眠时间与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情绪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睡眠时间与ESS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焦虑情绪量表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睡眠时间以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体质积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体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体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焦虑情绪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嗜睡症疗效方面相近。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改善睡眠时间与ESS积分方面都有显著疗效。治疗组在改善睡眠时间及E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改善体质积分方面没有显著疗效。治疗组在改善体质积分方面有显著疗效。治疗组在改善体质积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焦虑情绪量表疗效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