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单元,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凝聚在某一个区域里,新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体育锻炼的开展能够提高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水平,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优化居民生活方式。随着“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在国家全民健身纲要颁布实施下,社区体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西宁市是青海省的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城西区又是西宁市文化、体育、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既是这样的状况体育设施建设、群众体育锻炼等都无法和内地发达省份相比,怎样更好地跟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进而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对优越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是社区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运用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产业学和体育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西宁市社区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1)西宁市城西区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重要的一部分,在开展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是以退休人员为主;(2)大多数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认为,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指数,同时把体育活动仅仅看作是一种娱乐活动;(3)从整体上看居民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而且居民每周锻炼次数明显不足,居民锻炼强度参差不齐。(4)西宁市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5)西宁市城市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的缺乏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6)居民体育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是街道社区自筹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赞助。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建议(1)加大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和建设;(2)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认识,培养社区居民的体育意识;(3)切实把社区体育纳入社区建设规划;(4)加大中青年参与体育锻炼比例,从根本上解决对体育锻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