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控制网约束的2D LiDAR SLAM高精度制图方法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已经发展成为当今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精度地图是位置服务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如何研究出一种高精度、低成本、快速采集地理信息数据的室内大规模制图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SLAM是指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从未知位置开始运动并根据自身携带的传感器增量式地创建未知环境的连续地图,同时确定自身相对于已经构建的环境地图的位置。SLAM将定位与制图统一在一个框架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移动制图问题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SLAM已经相对成熟,基于滤波的SLAM方法逐渐被基于图优化的SLAM方法取代。基于图优化的SLAM方法在有回环约束和相对小规模环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但是一方面,如果没有回环约束,SLAM的累积误差难以消除,定位与制图精度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制图区域的不断扩大,SLAM面临着许多困难,如回环检测会变得比较困难,计算压力和内存消耗都会不断增加,且制图精度也随之降低。针对2D LiDA SLAM中的这两个问题,本文在详细阐述基于图优化的SLAM方法的基本理论之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原有的SLAM系统NAVIS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所做工作和贡献为:(1)针对没有回环条件的SLAM制图场景,如典型的“U”型的制图区域,本文提出在图优化SLAM后端优化中添加距离约束来消除误差累积,从而提高制图精度。实验表明,当距离约束边之间构成稳定的几何结构三角形时,可以有效的消除SLAM误差累积;因此我们按照Delaunay三角网剖分原理连接控制点生成Delaunay三角网并将其边长作为距离约束,结果表明添加Delaunay三角网距离约束可以取得和添加控制点间相互连接构成的距离约束相似的结果。在实验中,针对典型的路径长度为300多米的无回环条件的(“U”型区域)SLAM制图问题的精度从1.65m提高到0.36m,精度提高了大约79%。(2)针对大规模环境下的SLAM问题,分布式SLAM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将大规模环境划分为多个小的区域进行处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网约束的分布式SLAM方法,通过将控制网约束信息加入到SLAM后端优化中,将不同区域的局部转换到统一的绝对坐标系中,实现分布式制图。实验表明在图优化SLAM后端优化中添加控制网约束可以显著地提高SLAM制图结果的精度,无论是绝对精度还是相对精度,在大型室内停车场实验中,添加控制网约束的SLAM制图结果的相对精度可以达到0.080m,绝对精度可以达到0.126m,和没有任何约束的SLAM制图结果(其相对精度为0.156m)相比,相对精度显著地提高了49.8%;同时实验表明添加控制网约束的方式同样可以解决没有回环条件的SLAM制图问题,因为在实验中添加控制网约束的SLAM制图结果和添加回环约束的SLAM制图结果的精度基本相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控制点的数量对于SLAM制图结果的精度有一定的影响,当控制点的数目达到一定程度的时,继续添加更多的控制点并不会显著的提高SLAM制图结果的精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控制点数量和控制网结构是必要的。综上所述,针对无回环条件的SLAM制图问题和大规模环境的SLAM制图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温室效应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是重点碳捕集对象。为了减缓碳排放,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以及CO2吸附强化甲烷、甲醇等生物质水蒸汽转化
CsPbBr3钙钛矿是一种合成成本低和合成方法简便的p型半导体材料,带隙值约为2.5 eV。与传统半导体材料相比,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的钙钛矿是最佳光活性材料,在光电化学生
纳米二氧化钛(nTiO2)是广泛应用的纳米材料之一,近年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泄漏和释放的纳米二氧化钛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后,可能对人体健康
集成工艺可充分发挥各单一技术的优势,是解决炼厂气体资源化的有效技术手段.介绍了中凯化学(大连)有限公司开发的膜分离、变压吸附集成工艺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炼厂尾气
延迟荧光(DF)来源于从第一激发三线态T1重新生成的单线态S1的辐射跃迁,与一般的荧光材料荧光寿命为纳米级别不同,延迟荧光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辐射微秒级别甚至毫秒级别的荧光
岩沥青与纤维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发展与应用。岩沥青的优点在于抗车辙能力、抗水损坏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强,但其对低温抗裂性能产生负面作用。纤维作为沥青混合料的增强材料,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对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的改善有限。为解决岩沥青与纤维单一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技术缺陷,本文将青川岩沥青分别与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复配进行AC-13C路用性能研
在核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高水平的放射性核素废物的处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迫切需要一种高效、便捷的处理技术。本论文拟采用介孔磷酸盐材料(MZrP、MAlP、MTiSiP)处理放射性废水,并探索其对铀、钍的吸附行为。采用非水溶剂挥发自组装和乙醇-水热法制备出MZrP、MAlP、MTiSiP,并利用XRD、SEM、FT-IR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显示:MZrP、MTiSi
为了给引信设计、试验、性能校核提供重要依据和基础,以某155 mm榴弹炮弹丸及其引信为应用背景,提出了引信外弹道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并进行相关仿真研究。分析弹丸转动运动理论为引信外弹道环境模拟试验装置提供设计基础。对弹丸进行流场数值仿真,为弹丸外弹道六自由度刚体运动方程提供气动力参数。使用数值方法解算弹丸外弹道六自由度刚体运动方程,得到弹丸在外弹道上的运动规律,为引信外弹道环境模拟试验装置提供输入参数
纳米粒子(NPs)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已吸引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近年来,NPs的产量和使用量不断增加,导致其通过各种手段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小世界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的提出,复杂网络得到了蓬勃发展。它们在现代网络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为复杂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步作为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