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组织体系发展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作为一个地处中部的农业大省,农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状况能否切实改善、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国民经济能否协调发展、社会能否持续繁荣等重大问题。但是,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经济体制严重影响了安徽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了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三大子系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农村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及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良性发育。本文认为,解决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问题的关键着眼点在于组织体系建设问题,发达的农村商品流通组织体系可以促进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可以确保农村日用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均衡,同时也可以保证农村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农村商品流通组织体系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对美国、日本等农村商品流通发达的国家采取的农村商品流通组织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组织发育现状和客观实际,对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组织体系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是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分析了农村零售业态的发展方向;通过各种组织关系对比,分析农产品流通的组织模式;以辉隆为例,分析安徽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组织体系的发展趋势;最后,基于刺激农村消费、发展现代化农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为促进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组织体系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是,在农村零售业态发展方向上,根据维持性创新原理应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根据破坏性创新原理应对便民店或代销店进行改革和发展无店铺商店;在农产品流通组织模式上,通过分析总结出“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是农产品流通的最佳组织模式;在农村生产资料流通组织体系的发展趋势上,辉隆股份的“配送中心+加盟店”连锁经营模式是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组织体系的新出路。
其他文献
设立国家级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创举,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经过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一个个经济发达、市场繁荣、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拔地而起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低碳经济离不开碳金融的支持。中国碳金融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国家和社会多方面的帮助和配合。 
汽车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就业面广、带动性较强、产业链长、对经济的贡献率高,因此汽车产业一直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安徽省汽车产业
股权激励机制作为管理层薪酬契约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可以将上市公司利益和经营管理者利益统一协调起来,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股权激励存在道德风险,已有理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本显得更为重要,各个国家和地区都纷纷
当前,世界各国都强调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保持协调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才能实现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更有效地协调则一直存在争论,特别是对于这种协调在微观主体层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企业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技术优势在企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也急剧上升,在竞争中企业是否拥有核心技术是其能否在竞争中提升地位的关键因素。我国作为一
纸质信息电子化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也使得阅读推广变得更加容易.但是,长时间阅读电子书籍会对人们的视力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人们除了阅读电子书籍外,还会去公共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