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的拓展及实证研究——以中国钢铁行业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j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内贸易作为一门新兴的国际贸易理论,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也越来越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而且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充实和发展着新理论。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体思路是从国内外现有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入手,研究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重点研究了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并突破以往研究的瓶颈,综合考虑了国家特征和产业特征因素。 理论研究方面,文章首先梳理了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方面已有的成果和结论,并对产业内贸易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前沿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现有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 然后在实证研究方面,首先针对中国钢铁行业特点拓展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从灰色关联关系角度分析了影响中国同其18个贸易伙伴国(地区)的钢铁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并据此选取主要的影响因素,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模型,建立了中国钢铁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其国家宏观经济层面和产业经济特征层面影响因素的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并对中国钢特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的模型主要影响因素市场平均规模及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总体对我国钢铁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解释程度较高,表明对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国家而言,所建立的模型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结果比较显著。最后本文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导致了模型实证回归中其与我国钢铁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对本论文进行总结并针对论文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