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是我国煤炭储备大省,能源产业已成为陕西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目前城市化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存在着较大矛盾。能否成功地解决这一矛盾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事关陕西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碳经济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并结合陕西省碳排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了陕西省碳排放量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度。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和“建成区绿色覆盖率”是影响陕西省碳排放量的两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上述实证结果并结合国内外对于经济低碳化发展的经验与总结,文章给出了陕西省低碳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共同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重点调整第三产业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利用绿色能源;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积极建设低碳城市,用实际行动响应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号召;普及低碳理念的城市消费模式,使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引导陕西省低碳化发展稳步前进等。此外,根据陕西省煤炭消费结构和煤炭相关企业分布的特点,对陕西省低碳化发展路径提出了两点建议: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力度;制定鼓励煤炭清洁化利用、减少税收等优惠政策。本文的结论对陕西省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量,实现低碳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