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厂污泥高效脱水及厌氧消化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产量日渐增长,污泥深度脱水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本论文针对北京某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有机质含量较高、不易脱水的特点,采用不同药剂和调理方案,并采用热水解+厌氧消化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期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铁盐、壳聚糖、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对污泥调理,测定调理后污泥的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SRF和CST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药剂调理下,CST和SRF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0.95),可用CST代替SRF确定药剂最佳投药量;不同电性的PAM对该污泥的调理效果为,CPAM>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CPAM的建议投加量为0.2%~0.8%,壳聚糖的建议投加量为2%~10%,FeCl3的建议投加量为15%~25%,在此投加量范围下,SRF或CST达到最低值。(2)选用CPAM、FeCl3、Ca(OH)2和煤粉联合调理污泥,在中试规模下进行板框压滤,得到脱水泥饼的含水率达42.3%~45.7%,其中结合水含量降至10.21%,低位热值为6464 kJ/kg~6870 kJ/kg,含固率和低位热值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GB/T 24602-2009》指标要求。(3)对污泥进行热水解预处理,热水解温度为60℃、70℃、80℃,热水解时间为5 min、15min、30 min、60 min、120 min,并对热水解后的污泥进行厌氧消化试验,厌氧消化温度为35℃和55℃,厌氧消化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RT)为20 d和30d。结果发现:随着热水解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污泥的SCOD和有机酸总量增加,污泥的CST增大,热水解温度和时间的最佳组合条件是70℃和30 min;污泥黏液的胞外聚合物(slime EPS)中的蛋白质、多糖、蛋白质/多糖含量,与污泥CST显著正相关(R2均在0.9以上);SRT、消化温度,均能影响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产气速率和消化污泥的CST。在高温厌氧条件下,污泥是否热水解预处理对产气速率几乎无影响;中温厌氧条件下,热水解预处理能提高产气速率。热水解预处理和厌氧消化,均降低污泥的脱水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重金属废水已然成为冶炼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石灰中和沉淀法是目前冶炼企业最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尽管处理后废水基本可以达标排放,
本文简要介绍高压变频器现场改造方案、节能原理及实际节电效果,根据实测数据显示变频器的节电效果显著。
海潮从长江口沿江上溯,可达内陆600 km以上的潮区界,为世界大河所少见。中国古人就对这一现象有所感知,在一些文学著作与地方志中可找到长江潮区界及其变化的信息。在公元3世纪末、4世纪初,长江的潮波已越过柴桑(今江西九江);在公元9世纪早期,长江枯水期的潮区界已经退到九江的湓浦口;在13世纪最后的十几年,长江潮区界下移至皖赣交界的小孤山附近。从公元9世纪早期到13世纪晚期的470年间,潮区界下移了6
新生儿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游泳,自主运动能力增强,提高了肠蠕动程度,促进了机体消化、吸收和排泄,增加了肺活量,提高了免疫系统功能,消除了病理性黄疸,增加了新生儿体重。
县区是保密工作的神经末梢,总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甚至在一些地区、部门出现了“破窗效应”,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三个关键点做得不到位。$$ 思想认识不到位。
报纸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日前公布了《美国国家标准战略》修订本,以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此次标准修订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框架,使得利益各方可以用这个框架来进一步提升其全
数控机床是一种先进的加工设备,其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国家的整体生产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技术也逐渐获得了更新与完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本文将从数控
高血压性脑出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不仅创伤小、血肿清除效果好,而且意识恢复早,发生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也明显减少,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金属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金属硫化矿遇空气发生自然氧化,并以矿坑涌水、淋滤水等形式进入环境,形成含有重金属和硫酸根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产房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产房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措施与方法。方法使用乌鲁木齐市产房新生儿HepB接种情况调查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