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维氏气单胞菌导致水产动物感染,并引起大量死亡。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药物,化学药物不但会对养殖水体造成破坏。还会在鱼体内残留进而影响水产动物品质。目前,利用疫苗防治细菌性疾病,不但环保且很有效,但在国内有关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本试验对维氏气单胞菌及其灭活疫苗进行了以下研究:1.维氏气单胞菌特性及灭活方法研究以维氏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皮肤损伤感染和浸泡感染4种方式对鲫鱼进行人工感染,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的死亡率最高,分别为100%、80%,说明这两种感染方式效果最好。用不同的甲醛浓度在不同的温度下制备灭活疫苗,经过无菌和安全性检验,结果显示该菌株使用0.2%的甲醛在28℃条件下灭活24h,不但可以达到完全灭活的要求,还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好免疫原性。在对鲫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中,测得该菌株半致死量为1.6×107(cells)。用4×108cfu/mL菌株进行回归感染试验,白乌鳢的死亡率为100%,由此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毒性。2.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鲫鱼免疫效应研究将制得的疫苗分为全菌组和佐剂组对鲫鱼进行免疫,进行二次免疫并攻毒。测定红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百分比、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抗体效价和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全菌组血清抗体效价在14d是达第一个峰值1:320,经过二次免疫后,抗体效价增加达1:640,佐剂组血清抗体效价在第28d时达到峰值1:1280;攻毒后,佐剂组的免疫保护力高于全菌组,分别为93.8%、87.5%。红细胞数量变化不大,白细胞数量呈上升趋势;单核细胞分类比、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细胞有一定下降,但是变化不明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分类百分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免疫器官指数有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鲫鱼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3.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草鱼免疫效应研究将制得的疫苗对草鱼进行免疫试验,分为6个组,进行二次免疫并攻毒。测定SOD、CAT、AKP活力、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抗体效价和相对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4个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最大值分别为1:320、1:640、1:640、1:12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对免疫保护力分别为70.59%、76.47%、88.24%、88.24%,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三种酶活性在免疫后均出现了增加,在SOD活力方面,佐剂组2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佐剂组1显著高于两个全菌组(P<0.05),全菌组2显著高于全菌组1(P<0.05)。在CAT活力方面,佐剂组2显著高于两个全菌组(P<0.05),其余免疫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在AKP活力方面,佐剂组2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全菌组2显著高于全菌组1和佐剂组1(P<0.05),全菌组1和佐剂组1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单核细胞分类比和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先上升后下降,佐剂组2单核细胞分类百分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佐剂组1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血栓细胞变化不大,淋巴细胞含量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器官指数有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可以提高草鱼的免疫保护效果,添加佐剂对免疫具有增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