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治理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视角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股权分置制度就是建立在转型的背景之下,证券市场建立初期,股权分置制度产生的国有股作为非流通股不能在二级市场自由流通,很好的实现了为企业股份改造的目标。然而,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在人们面前,为了解决股权分置这个制度性缺陷给中国股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券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宣告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历经两年的时间,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改革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对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业绩的影响应该是具有长期性的。   本文选取2006年初至2006年底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利用其股改前3年的财务数据和股改后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内部治理是否对上市公司的公司业绩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选择了2006年全年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是因为2006年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样本相对较多,而且能够收集到前后年限的有效的财务数据分析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长期效应,由此得出的实证结果更严谨和说服力。   本文的研究思想是首先通过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引起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其次分析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变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根据影响的结果提出有效地建议。本文有效的把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业绩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根据这个思想,本文主要分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角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股权分置改革和公司业绩的概述和理论依据。对股权分置的弊端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以及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内部治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及提出假设。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产生的影响,然后通过股权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再以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为纽带,连接了公司业绩和股权分置改革,最终达到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内部治理是否对公司业绩具有影响的目的,并且提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后,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代理权竞争机制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的七个假设。   第四部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内部治理对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选了2006年1月到2006年12月31日之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7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变量之间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提出了分析得出了本文以下研究结论:一,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是长期的影响;二,股权分置改革提升了上市公司业绩;三,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监督机制没有显著促进经营业绩的提升;四,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激励机制对公司经营业绩作用显著;五,股权分置改革后代理竞争机制对公司业绩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六,托宾Q值相对于其他变量来说对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效果更显著。   第五部分政策建议及展望。通过前文的理论和实证结果对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提高公司业绩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通过外部治理和公司的内部治理的完善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其中外部治理包括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培养中国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和完善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等四个方面。公司的内部治理主要从股权结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去完善。   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的设想。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出现在网络中,吸引了不同群体并创造出更多的利益价值.一人拿着一个手机盯着屏幕看的“低头族”随处可见,这也给违法分子实施犯罪带
1997年锦江之星旅馆落户上海,成为国内第一家经济型酒店,拉开我国经济型酒店快速发展的序幕。经过13年的飞跃发展,经济型酒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默默无闻到赫赫有名,遍布全
审计和审计立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因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审计立法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属于生产
高等院校是国家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支柱力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生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推动者。而科研团队是高校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功能单元和创新组织,其发展和运行的
并购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下配置资源的一种模式,己成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活跃金融市场的重要途径。乔治·斯蒂格勒认为一个企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现状仍不乐观,主要采用的方式还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一些创新策略。  一、教师评价  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能力的,应该及时捕捉孩子课堂上良好的瞬间表现和适时、恰当的课堂表现,及时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环境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顾客在变、市场在变、竞争在变,变化周期越来越短,变化越来越不确定。以适应环境变化为主导的战略思维必将受到以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在浮动汇率取代固定汇率、金融自由化和石油危机的强烈冲击下,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急剧增加。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