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疾病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是致盲的重要因素,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实验通过建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外化学低氧诱导损伤模型,探讨GABA_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对体外低氧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效应;同时进一步探讨巴氯芬通过Akt和内质网应激调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使用低氧诱导剂氯化钴刺激大鼠原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建立体外化学缺氧模型,经巴氯芬处理后评估细胞的凋亡状况及相应的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使用RNA干扰技术沉默GABA_B2基因,qRT-PCR分析测定GABA_B2 mRNA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Hoechst染色和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bcl-2,bax,t-Akt,p-Akt,t-PERK,p-PERK,eIF2α,p-eIF2α,ATF-4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氯化钴作用24h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使用巴氯芬进行干预后,caspase-3、bax的水平显著降低,而bcl-2的表达量有所增加。沉默GABA_B2蛋白表达后,巴氯芬的抗凋亡作用被抑制。氯化钴组中p-Akt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下降、同时伴有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PERK-eIF2α-ATF4及下游CHOP的激活,而使用巴氯芬后可逆转该变化。此外,使用Akt抑制剂抑制Akt发生磷酸化后,巴氯芬无法调节氯化钴诱导的PERK-eIF2α-ATF4及下游CHOP信号通路的活化,细胞发生凋亡。结论:缺氧环境中巴氯芬通过激动GABA_B2受体后激活Akt通路,进一步负向调控内质网应激中的PERK-eIF2α-ATF4通路,下调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的表达,最终上调bcl-2的含量,减少bax和caspase-3的活化,从而发挥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