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都市化(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时城镇化率只有10.64%,20世纪末都市化率已达30%。2014年统计局公布经济指标指出,中国都市化率达到了54.77%,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会提高到60%左右。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建筑行业又是一个耗水量比较多的行业,城市水资源短缺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就需要我们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变原有的水循环系统,建造节水和环保型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是在规划建造节水和环保型建筑的发展趋势下演变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技术手段,“十一五”规划中,国家颁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从节地、节能、节水、节财、保护环境等方面对绿色建筑提出了引导性的规范要求。随着建筑的发展,原有的标准不能满足现有的需要,“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对原有的标准进行系统性的修订,即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LID)对雨水进行控制利用,从而更好的实现绿色建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雨水是非传统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气候环境的破坏,建筑面积的增加,城市水资源匮乏问题脱引而出,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相应的措施对雨水控制利用,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改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对雨水控制利用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阐述了国内外雨水控制利用体系,其次分析了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综合管理实践系统(储存系统、运输系统、过滤系统、渗透系统以及生物滞留系统)及在城市建设中的运用。最后结合“永城建业联盟新城一期工程”分析了该工程规划设计中雨水控制利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提出改造措施,研究内容对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雨水控制和利用具有实用参考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