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信仰自由是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为众多国际条约和各民主国家宪法所确认。然而,在我国这种权利还未能完全成为全体公民的现实权利;对正常宗教活动的保护不力和对非正常宗教活动的约束不严,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实现。这与较长时间以来我国宗教法制建设存在缺陷和我国公民对宗教缺乏正确共识不无关系。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试图在对宗教本质及当前存在的宪法价值进行分析和对国外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立法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我国宗教宪法和法律建设,有效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途径。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宗教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本质和宪法法律意义。宗教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具有某些积极功能的特殊社会现象。宗教的产生、发展和当前的存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自由是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宗教在现实中的地位决定的。第二部分探讨了世界上一些国家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和法律保护与限制。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护与限制,在遵循立法原则的基础上,体现了维护公民权利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统一,体现了考虑现实国情与考虑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的统一,在一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第三部分对我国现阶段宗教的状况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和法律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宗教思潮现状和宗教信仰自由制度的法律难题。对我国现阶段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分析了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特点和局限性,并且进一步探讨了这些特点和局限性的成因。第四部分探讨了实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人权过程中,宪法和其它法律建设的现实途径。从法律上应当明确的五项原则。宗教法制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需要完善的方面。最后评论了关于我国学者对修改宪法第三十六条的建议内容。由于宗教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于宗教和宗教信仰的认识历来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不拟对宗教信仰自由作全方位的审视,仅从法律的角度,对作为公民一项基本权利的宗教信仰自由作一些研究,以便明晰有关问题,从而为现阶段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中宗教信仰自由法律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为进一步保护公民的这项基本权利稍尽绵力。
其他文献
张宁宁主编的<土地案例评析>刊登这样一个案例:[案情]某村民小组组长张某1997年7月利用职权在未经有权机关批准的情况下,占用本组另一村民承包耕地83平方米建设住宅.动工之初
近年提出的经营城市及其土地的理论与机制,产生于经济转型时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都在影响经营城市及其土地理论与机制的形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亟待理论界
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要保证。而怎样实现领导人员的知识化,又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发表这篇文章,目的是想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学生骨干示范队伍建设在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职业院校学生骨干示范队伍建设的
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庄子认为人可以通过学习,由得道而得真知,从而超越异化,实现人性本真的回归。在庄子的求真思想中蕴含着真性合理的人性论内涵。庄子呼吁人类真性回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和规模的扩大,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安排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在众多的讨论中,关于"政府失灵"和强调环境治理走向市场化的观点颇受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