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通信系统无线链路层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coco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载无线通信技术(WAVE)作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基础之一,通过车与车、车与路边单元的相互通信来构成无线通信网络,用于传递辅助驾驶或事故避免等实时信息,同时提供车载娱乐、实时导航、Internet接入等数据服务,使交通运输更加安全、高效、环保、舒适。   本文首先对车载无线通信的网络结构、网络特点、业务类型、通信模式以及关键技术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归纳和总结。然后从VANET交通安全应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当前IEEE802.11p草案的MAC层协议。针对CSMA信道接入机制无法保证广播可靠性和接入时延的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根据IEEE802.11p草案要求,在NS-2.29下,扩展了MessagePassing代理用于发送广播信息,创建了广播数据流,添加了EDCA接入机制,指定了运动模式并配置了相应的物理层参数。然后对车载安全业务广播的信道接入时延和分组的成功接收率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CSMA信道接入机制下,隐藏终端造成广播信息大量丢失,虽然较小的竞争窗口能够优先接入信道,但接入时延具有不可确定性,尤其在网络负荷比较重时,因此这对车载安全应用业务是无法容忍的。   通过对各种分布式广播MAC协议进行深入的归纳和分析,可知RR-ALOHA(可靠预留阿罗哈)接入机制能够很好的克服隐藏终端问题。然而该接入机制存在两个问题:拓扑群的节点数多于帧时隙数目的问题,以及拓扑群融合引起预留时隙上的碰撞,造成冲突节点都放弃原有时隙而重新竞争信道的问题。针对上面两个问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功率控制的广播MAC协议方案。在该协议方案下,节点可以根据网络的负荷来改变拓扑群的大小,从而有效的控制拓扑群下的节点数;通过对RR-ALOHA规则的改进,大大减小了拓扑群融合带来的问题。经分析可知,所提协议方案很好的克服了RR-ALOHA存在的两个问题,从而降低了竞争信道的接入时延,保证了广播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信息融合可以综合利用多传感器信息,通过相互之间的关联和互补,克服单个传感器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提高整个系统性能。由于毫米波与红外性能互补,所以毫米波与红外传感器融合系统
在军事和政府部门,直接序列超宽带(DS-UWB)技术主要应用在低截获避障/测高雷达、无人机数据链,无线内部保密通信等领域。能够在非合作条件下,检测出超宽带系统中的某些参数或者
超宽带探测系统的信号带宽很宽,具有高距离分辨力,在近程探测、动目标检测、地面穿透雷达和成像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论文以超宽带探测为线索,围绕动目标超宽带探测系统领域
在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和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安全保密问题一直是网络数据传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保存重要数据或者提供重要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必须建立完
混沌的同步控制是非线性理论中的一个非常热门的课题,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混沌现象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领域中,我们研究混沌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混沌本身所拥有的特性,使它
车牌识别研究的难点是车牌定位和字符识别的方法。目前,关于车牌识别的研究方法非常多,但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应用环境。本文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有关技术
3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TD-SCDMA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目前TD用户已经达到551万,基站达到8.7万,TD-SCDMA的网络覆盖范围已逐渐扩大。但中国移动仍然以GSM为主,其系统稳定且覆盖
图像配准问题是图像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不同视角的两幅或多幅图像实现匹配的过程。图像配准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医学图像处理和遥感信息处
MIMO技术能获取很好的分集增益,提升系统性能,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无线网络发展方向之一。但是MIMO技术要求多天线,这对于受体积、能量、成本等多方面限制的移动终端而言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