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庸武侠小说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动人心弦的武打场面无不吸引着中外读者和国外汉学家的关注。香港城市大学莫锦屏教授1993年出版了金庸《雪山飞狐》的英译本,译名为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是金庸武侠小说的第一部英译本,为金庸小说译介奠定了基础。为了推进武侠小说翻译研究进程,总结讨论武侠小说的翻译技巧,本文以金庸《雪山飞狐》的莫锦屏教授英译本为例,探讨武侠小说翻译中的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Lefevere在这一时期提出“折射”理论,后经发展形成了“改写理论”。根据Lefevere的改写理论来看,翻译活动就是一种改写。翻译主要受两大因素操纵,即意识形态和诗学,同时与赞助人、论域、语言等因素相互影响。该理论从文化层面和整体性方面看翻译,不拘泥于文字表面,为译者带来了翻译的全局视角。本文收集整理了《雪山飞狐》莫锦屏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文化术语,如武功招式、人物称呼、对仗诗词、修辞手法和一些具有武侠色彩语句语篇,依据改写理论,采用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莫锦屏的翻译技巧及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讨论了武侠小说翻译中的语言和文化接受问题,以期可以从中获得译介武侠小说的经验和启示。研究发现:莫锦屏翻译武功招式时,在保留了原词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武功招式命名特点进行分类翻译。对于人物名称的翻译,莫锦屏根据人物名称和性格特点,选取人名中一个字进行翻译,即准确传达了人名的本身意义又传递了词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诗歌对仗的翻译,莫锦屏大多采取直译的翻译方式,同时辅以一定的增添和删减,使译文对仗工整;在处理武侠人物对话时,莫锦屏根据语境,结合人物性格选取了不同的翻译方式,使译文更好的传达人物感情,推动情节发展;在小说的整体译介中,莫锦屏较为全面的保留了小说中的文化意向,不做过多的添加、删减和解释,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小说的风味和中国性,对今后的武侠小说翻译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