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乐器学是音乐学领域内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乐器的起源、形成、构造、性能、历史、分类和音响工艺对音乐的作用等的一门学科。芦笙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吹管乐器,不仅是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象征,更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象征。这件乐器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民俗庆典,无论是迎来送往,还是生活娱乐等都离不开它,甚至成为当地的生活坐标、区域坐标、文化坐标,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集回忆过去的个人记忆、体验现在的集体记忆,展望未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器学是音乐学领域内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乐器的起源、形成、构造、性能、历史、分类和音响工艺对音乐的作用等的一门学科。芦笙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吹管乐器,不仅是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象征,更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象征。这件乐器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民俗庆典,无论是迎来送往,还是生活娱乐等都离不开它,甚至成为当地的生活坐标、区域坐标、文化坐标,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集回忆过去的个人记忆、体验现在的集体记忆,展望未来的社会记忆于一体的文化象征。芦笙作为一种文化的复合体,以物的形式呈现于物质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依托芦笙制品为核心,综合社会情境中的民俗活动、日常生活的各个交互环节,观照芦笙的诞生与在世之状态。本文以黔东南苗族芦笙为研究对象,以芦笙的乐器本体为着眼点,聚焦于从技术到声音这个过程,围绕芦笙的制作与表演展开,从芦笙的物质生命、社会生命以及文化生命,建构芦笙的“生命链环”内涵,探寻芦笙的生命轨迹。研究方法是在田野考察、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乐器学、音乐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声学、哲学等方法,将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以局内人和局外人、主位与客位的双重角度相互关照,从局部与整体、纵向与横向多重视角切入,围绕族群语境中芦笙的生存境况、芦笙的制作技术、表演技术以及技术图式所呈现的声音图谱,链接芦笙制作者、演奏者、受众以及研究者的认知网,阐释芦笙的生命价值。全文从四个章节搭建框架,首先针对芦笙的生存境况,从生态生境和族群谱系切入,分析芦笙诞生与在世的生态环境,建构芦笙的族群语境;其次,针对芦笙的物质生命,以芦笙的诞生为主,从芦笙的制作开始,涉及制作技术图式、制作样本建构以及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的确立,阐释芦笙的物理生命的内涵;再次芦笙的社会生命,以芦笙的生活轨迹与生存轨迹为主,从芦笙的演奏行为、表演姿态到声音图谱,阐释芦笙的社会生命内涵;最后,芦笙的文化生命,以“技术(?)芦笙(?)声音”为核心,从芦笙的制作者、表演者、受众以及研究者四个角度,综合社会情境、民俗活动、日常生活等实践感知觉的声音形态、情感动机、观念行为三个方面,阐释芦笙的“生命链环”内涵,探索芦笙的“生命链环”的存在轨迹。总之,芦笙的生命轨迹在于通过人与技术、人与音乐、人与声音等维度所蕴含的社会互动、隐喻思维以及情感模式,折射出芦笙所属族群生活哲思,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重要的在于其实践指导价值,便于更好地传承芦笙的遗传基因与文化基因。
其他文献
<正>李女士下班回家发现,儿子壮壮的脸、嘴角、手臂、衣服沾上了一些不明成分的有色液体。她立即扒开孩子的嘴,闻到异常的香味,再查看周围环境,发现了一颗破损的洗衣凝珠。李女士意识到孩子误食了洗衣凝珠,紧急送医抢救。经过洗胃等治疗,壮壮的各项指标正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所有科目教师的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的音乐课作为一门培养初中学生艺术修养的学科,理应成为初中阶段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但是,往往被老师和学生们所忽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萎靡不振。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音乐课堂的高效性,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面临的难题,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理顺教师和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
保持手卫生是感染防控的重要策略,但是如何提高其依从性成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和减少医疗机构获得性感染的一大挑战。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手卫生助推干预以更“隐性”的方式将洗手转变为一种可自动触发的行为习惯,弥补了以知识分享和健康宣教为主的传统手卫生干预策略的诸多局限性。基于影响机制的不同,手卫生助推干预策略可分为提供决策信息、优化决策选项、影响决策结构、提醒决策方向4个大类的框架体系。多模式助推策略的有效性也
本文关注基于VR技术的沉浸式交互影像设计与制作问题,以明长城板厂峪段杨来楼空心敌楼为基础,梳理基于文化遗产开发沉浸式交互虚拟现实影像的一般流程、设计要点与制作方法,基于Cinema 4D与3Ds Max进行建模,基于Unity 3D进行交互设计,并从视点设计、沉浸场景、视线引导与交互动作四方面,探讨沉浸式交互虚拟现实影像及体验的制作。
孙中山的地价税思想诞生于20世纪初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矛盾问题错综复杂,其中又以土地矛盾问题格外显著;一方面是农地矛盾,由于土地兼并状况严重,使得农村土地大多集中于地主手中,人民对于土地的渴望和地主对于无地农民的压榨成为农村地区的重要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是城市土地矛盾,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中外资本对于土地的投机导致城市地区土地价值暴涨,许多投资者持有大量土地趁此
环氧丙烷(PO)嵌段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无凝胶化现象,冷水易溶,具有优异的渗透力和控泡能力,在洗涤过程中可缩短衣物浸泡时间,提高漂洗效率,并能达到省时节水的效果。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O嵌段FMEE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伯烷基磺酸钠PAS-80作为洗衣凝珠基础液的主要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FMEE和PAS-80按照质量比1∶1复配可获得最佳的净洗效果。
<正>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化共建命运共同体”。6月16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北京线上线下举行。近年来,我国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防治方针,实行国家主导、地方负责、社会参与的治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防沙治沙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实施京津风沙源、三北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
本文简述了范畴论的特点,研究了它在等式演绎和语义学等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由范畴的通用构造的性质导出合一算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