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收集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湖北省中医院李天望主任专家门诊就诊,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并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确诊为Hp感染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含铋剂四联疗法:艾司奥美拉唑酶肠溶片20mg+阿莫西林分散片1000mg+克拉霉素500mg+枸橼酸铋钾颗粒220mg,每日2次,疗程14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荆花胃康胶丸240mg,每日2次,疗程14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纳差、嗳气)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并停药1个月后复查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统计Hp根除情况,并且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胃癌家族史等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各项症状改善情况:(1)腹痛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腹痛程度及频度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腹痛程度及频度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胀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腹胀程度及频度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腹胀程度及频度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纳差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纳差程度及频度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纳差程度及频度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嗳气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嗳气程度及频度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嗳气程度及频度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项症状程度总积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症状程度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各项症状程度总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各项症状总频度积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症状频度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各项症状频度总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各项症状总积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各项症状总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1)腹痛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评价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2)腹胀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评价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3)纳差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评价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纳差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4)嗳气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评价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嗳气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4)两组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根除率为96.9%,对照组根除率为76.4%。治疗后两组患者根除率比较采用Pearson校正χ~2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6.0%;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8.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采用Pearson校正χ~2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以明显提高其根除率及改善临床症状,其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铋剂四联疗法,但两者间不良反应反生情况无明显差别,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为Hp相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