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等空间度的云南省泸西县小江岩溶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地统计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等方法,研究了流域20年来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机制,从点、面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流域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机制,并对流域土地整理进行生态评价,为西南岩溶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解译航片和野外实地调查、填图分别获得小江流域1982和2003年土地利用图,在GIS的支持下,通过空间分析,并利用土地利用景观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分离度以及重心转移模型等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流域20年来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收集土壤普查数据和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分别得到流域1982年和2003年土壤质量数据,运用地统计(变异函数和kriging插值)和GIS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揭示了流域20年来土壤质量的时空特征变化特征。通过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定点土壤剖面研究,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同时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后土壤质量各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GIS支持下,通过选择评价因子并建立评价模型对流域土地整理进行了生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