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多,盈余管理行为在很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农业上市公司融资难、盈利低,大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农业上市公司面临的压力更大,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更多。然而,盈余管理是把双刃剑,农业上市公司合理的盈余管理行为可以促进农业公司获取资金、得到恰当的资金补助,以间接的方式促进农业经济和农业公司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但也有其弊端,采用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来粉饰报表,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损害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导致很多不良的后果。由于农业上市公司的重要性,本文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指出了现阶段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将农业作为发展重点的研究背景,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学科基础,研究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列举出资产减值、政府补助、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董事会特征、销售费用这6个盈余管理影响因素,提出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对变化额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政府补助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董事会的独立性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监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销售费用的相对变化额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这9个假设,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农业与非农业行业上市公司,以及沪市与深市农业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以体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殊性,借鉴修正的琼斯模型,考虑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的特点,将生产性生物资产加入琼斯模型,构建新的回归模型,用spss17.0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对比分析了农业与非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沪深农业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对比发现,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资产减值损失变动额、国有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公司规模正相关,与董事会的独立性负相关;非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资产减值损失变动额、公司规模正相关,与销售费用、政府补助、国有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沪市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公司规模正相关,与董事会的独立性负相关;深市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销售费用变动额、资产减值损失变动额、国有股比例、公司规模正相关,与董事会的独立性负相关。根据对比分析结果,针对资产减值准备标准及其披露,生物资产准则的执行和生物资产信息的披露,内部管理及外部经营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对本文作出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