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圈银矿床位于河北省丰宁县四岔口乡,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四岔口侏罗纪火山盆地东缘扬起端,北北东向上黄旗—乌龙沟构造岩浆岩带上。该矿处于花岗岩破碎带中,其中含矿岩石为浆爆角砾岩。银富集与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联系紧密。区内有除银元素外,伴有一定量的铅、锌等。成矿元素特点是上部为银,下部为铅锌的垂直分带。本次试验测试了矿石和围岩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对该矿床的特征进行系统的论述。通过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系统研究,得出本区变质岩是目标层的基底,分布局限,主要由新太古代红旗营子岩群、古元古代变质侵入岩组成。变质作用由早至晚为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区域变质。区内变质地体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叠加的变形改造。本文详细描述了矿床特征,对矿石的矿物成分、矿石的结构构造以及围岩蚀变进行了阐述。该地区矿床成因是由于燕山运动时期,岩浆活动更加强烈,来自上地幔的酸性岩浆沿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侵入上升,形成浅成侵入体或火山机构,喷出地表形成陆相火山岩。火山通道附近则形成斑岩或角砾岩。在地表附近形成封闭空间,挥发份积聚,内压大于外部围岩,发生隐爆作用,形成硅质角砾岩,促使硫化物及银金矿沉淀。本文依托《河北省承德地区多金属、贵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项目,在野外观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以往研究资料,收集和总结牛圈矿床目前认可的成因观点及支持证据,分析上述成因观点存在的差异及不足,补充部分岩矿石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依据分析结果预测矿体深部及外围成矿潜力。在充分收集和了解前人对承德丰宁-牛圈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研究资料和野外勘查结果,认为本次研究可以分析出该银金矿床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过程与演化、形成模式找矿标志进行系统总结,进一步确定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成因,对找矿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