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49例脑梗死恢复期和门诊患者行神经心理学测定认知功能,并进行颅脑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检测,评估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探讨局部脑血流灌注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
2.研究脑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疾病、高血脂、吸烟、心脏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是否为VCI的高危因素,探讨脑血管危险因素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病人37例,行认知功能评定后分2组,其中VaD组13例,均为MoCA评分<14分、MMSE评分下降达痴呆者;轻度VCI组病人24例,MMSE评分下降未达痴呆者,14分≤MOCA评分<25分;对照组选择同期门诊和住院患者12例,MoCA、MMSE评分正常。所有入组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颅脑MRI、颈动脉彩色多普勒、经颅多普勒超声、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等检查,然后行头颅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检测。
结果:1.脑梗死后VaD组与轻度VCI组和对照组相比,颞叶、基底节、枕叶局部脑血流灌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轻度VCI组额叶、顶叶、基底节脑血流低灌注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
3.脑梗死后VaD和轻度VCI患者MRI所示的梗死灶,以基底节及额叶多见。
4.脑梗死后VaD组及轻度VCI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疾病、血浆HCY的水平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高血脂、心脏病、吸烟等各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1.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CT灌注表现为以颞叶、基底节区为中心的局灶弥漫性低灌注,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之前VCI患者已存在局灶性的低灌注状态,而且缺血程度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颅脑CT灌注成像技术对VCI患者有早期辅助诊断价值,其对预测VCI发生、指导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2.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疾病、血浆HCY与VaD组、轻度VCI组明显相关,可能为VCI的危险因素;但脑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血脂、吸烟心脏病等各组无明显差异,与VCI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