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制度持续改善,教育资金大幅增加,教育资源持续丰富。第十九届中国共产党全国大会指出,教育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地方教育明显加强[1]。不难发现,我国的教育发展突飞猛进。为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我国教育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因此,农村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消费比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教育支出成本开始向个人和家庭倾斜,个人和家庭的教育成本增加。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也使得教育支出能力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我城乡发展差距,教育也成为了更多地方农村家庭改变他们生活环境、改善他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公平很重要。新经济发展下,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也使得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在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发生了变动。我国农村人口很多,因此,研究分析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现状和变动,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完善,有利于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本论文分别利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1999-2018年的宏观数据和2010-2018年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中的五年微观数据,在教育支出基本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个人成本分担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1999-2018年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变化和现状,并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教育支出的关系,并基于此利用微观数据探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其他各项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讲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解释了教育支出基本理论、外部性、成本分担理论,并讨论了我国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过程。最后,探讨了个人成本分担的相关内容;模型基础理论部分则介绍了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和回归模型相关知识理论。第三章,本文在此章节为了深度分析近二十年农村居民在教育上的支出能力的变化趋势。首先介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建立对应的统计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此来衡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教育支出负担先降后升,近几年趋于平稳,教育支出在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不断增加,并简要分析其原因。第四章,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影响因素。本文在此章节为了分析影响农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首先本文运用基于Eviews软件对1999-2018年城乡收入差距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和相关性回归分析,并采用SPSS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了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会对农村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有着影响,缩短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降低城乡居民的教育支出差距,从而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最后,在此结论上选取2010-2018年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中的五年微观数作为样本数据,选择农村可支配收入和其他消费支出作为本研究的影响因素,将人均教育支出与选取的影响因素先取对数,后建立混合回归模型,进行混合回归分析,发现除去居住消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他各项消费支出均会对教育支出产生显著的影响,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挤出效应,其他变量为挤入效应。第五章,研究结果和建议。本章通过前面的分析,进行了结果总结,并根究分析结果结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教育支出能力;全方位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消费结构;合理分配教育公共资源,保证不同阶级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性。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紧抓商业银行这一金融资源,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干预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商业银行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迅速发展。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互惠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此,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一直处于政府监管之下,而且随着商业银行的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就近入学政策能从根本上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的入学权利。但随着就近入学政策的不断推进,学区房问题随之产生并愈演愈烈,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与父母希望孩子得到良好教育间所产生的矛盾。国家从2000年开始注意到义务教育资源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并开始在试点城市实行改革政策。教育部在2010年开始对于县域范围的义务教育和学校间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由于数据获取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意愿逐步上升,第三方检测公司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检验检测市场开放后,第三方检测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客户服务质量是第三方检测公司满足客户与市场需求的必要保障,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以S产品检测公司(以下简称S公司)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目前S公司的服务质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首先,梳理服务质量相关理论、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基于司法实践的需要,近几年,全国许多地方法院都出台了关于民事调查令的规范性文件,开始试行民事调查令,其目的在于解决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基于客观情况而自身无法获取诉讼需要的有关证据,由法院赋予当事人或其代理律师持令向被调查主体调取证据。试行民事调查令,是为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强化律师依法调查收集证据的作用,且有利于缓解人案矛盾、提升诉讼效率、优化民事诉讼结构。但是在分析讨论之后,无论是在理论
学位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一直是我国个税改革过程中的焦点。从1980年至2018年9月,我国共进行六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并五次调整基本减除费用,且每次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免征额额度。但从整体改革过程来看,费用扣除范围包括基本减除费用与三险一金,只考虑了纳税人基本生活保障的问题,未充分考虑纳税人个体责任与义务、生活负担的差异性,即所有人适用统一的费用扣除标准,忽略了纳税人民生负担的差异性,如教育费用、医疗
上世纪飞速发展的制造业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仅仅依靠要素取胜的制造业失去了曾经的风采,制造业企业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则成为了制造业企业能否再次焕发生机的重要转折。国家为了推动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也推行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当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政策对其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时,可以在固定资产购置的初期提取较多
全球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持续引发热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和C02排放大国之一,自然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峻且突出。工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也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而汽车工业是我国得重点工业产业,汽车不仅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在整车和零部件制造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碳税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最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为了更好地控制汽车工业碳排放,完成
中国的股票市场发展已经有近30年的历程,但与西方世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股票市场相比,中国的股票资本市场还有较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科学的判断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股票预测的几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统计时间序列方法,考虑金融数据的时序性特征,利用ARMA模型、ARIMA模型和GARCH模型等时间序列模型不断地创新改革,此类模型对短期市场预测效果不错,但长期期市场预测效
特质波动率近些年来是国内外学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按照Sharpe(1964),Lintner(1965)等传统的金融学理论,特质风险由于可以被分散化,因而不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收益,即股票的特质风险应该与收益率无关。Merton(1987)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全,投资者难以充分分散风险,因而高特质波动率的股票应该给投资者更高的回报率作为补偿。但是,Ang,Hodrick,Xing等(2006)却发现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