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如能按照国际惯例,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建立起股票期权制度,将是形成企业内部有效激励机制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加快我国上市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对股票期权的理论研究尚不够全面透彻,同时股票期权在实践中推行时又存在着“一哄而上”和与其他股权激励手段混淆不清等诸多弊端。因此本文借鉴着美国的成功经验,结合着我国的国情,试图从股票期权制的内部要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切入,通过一系列定性的分析和相关的模型设计,来对这些问题做出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首先回顾了股票期权制在国内外的发展及较为详尽的分析了股票期权制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其涵义,特征,理论基础,激励效应并于其他几个较易混淆的股权激励机制作逐一的比较,以进一步澄清人们对其的错误认识;同时,对股票期权制在美国和我国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探求其内在规律,在肯定其成果时指出其不足;至此,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要推行股票期权制度将主要面临以下四类障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有效性差、现行法规体系不完善及缺乏客观的业绩考评指标体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障碍的现状及对股票期权制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障碍的不同性质,着手探讨消除这些障碍的措施:对于股票期权制内部的缺陷,本文先对各个关键要素进行科学设计,系统的剖析了赠与、变更、丧失、执行方式、股票来源等技术性问题,再以大量篇幅研究了如何构建出一套与实施股票期权制相配套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引进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对国内现有的指标体系加以改进,以一组合理的评价原则为指导,从公司及员工个人业绩考评两个层面上来设计该指标体系。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的实施环境,本文从政策层面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股票期权制全面而又系统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为打算和已实施股票期权制的上市公司就如何科学的建立和运行股票期权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理论上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