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营方式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城市土地经营的两方面主体入手,政府方面讨论了其进行土地获取、招拍挂、协议和划拨及其他方式出让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市场方面讨论了各类企业在土地一级开发和土地一般开发两个领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并利用南京市的数据和资料,具体剖析了每一种经营方式带来的城市空间发展特点,勾勒出土地经营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整体图景。   文中分析,城市土地经营和城市空间发展间相互的剧烈作用是建立在政府企业化的基础上的。在全球和城市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土地和空间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也导致了城市蔓延和密度失控、旧城保护遭遇困境、土地储备中的寻租腐败等严峻问题。论文以南京为例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蔓延是一种利用空间手段进行城市竞争的方法,对城市密度的控制应更符合经济规律;在旧城保护中应提倡对各区的差异化评价,并需推动各方人士的联合、特别是社区力量的壮大;土地储备制度还应进一步完善。   最后,论文总结,土地经营和空间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问题,政府企业化虽有功劳、但不可持续,目前的空间发展战略亟待转型,而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竞争仍然存在,制度的变迁还需要时间和试点。   全文约18万字,图表共74幅。
其他文献
既有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由来已久。扩建作为其方式之一,在多种类型的建筑改造中常常出现。既有建筑的扩建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建筑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
安藤忠雄与路易斯·康分别为东西方的两位建筑巨匠,他们都通过现代建筑的语言表达着传统的精神。同样受到了勒·柯布西耶的影响,他们对空间的营造和光影的运用中所表现出的特质
殡葬祭祀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再加上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具有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特点,并随着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殡葬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在古今中外的园林景观空间中,光影被设计者有意或无意地应用着,它的存在使园林景观更富于美感,使景观空间更具层次感。但长久以来在这方面并没有相关系统的研究,直到近年,随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在大多数城市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它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提出了城乡统筹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在乡村建设中能否找到有效的产业切入点,有效推进城乡过渡是实现城乡统筹这一发展目
武汉出武昌、汉口以及汉阳三镇组成,处江、汉两水交汇之地,襟江带河,当南北之要冲、东西之枢纽,“九省通衢,夙称繁剧而万民托命”,自古便为长江中游地区的政治、军事重镇以及
世界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据世界银行统计和预测,目前全世界五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位中国老人,到2030年,这个比例还将上升。该统计表明,我国正在加速迈
建筑遗存作为历史文化遗存最集中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同阶段物质和精神文明结合的物化表现,其保护和展示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灿烂文化有着重大意义。但如今城市发
中国的乡村建设历史悠久,涉及广泛,发展曲折,是我国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历史上诸多学者和专家从未停止过相应的实践和探索,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