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主产区稻田土壤肥力及基础地力的时空演变特征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BeginJav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田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对水稻产量以及肥料用量和利用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并明确稻田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的演变动态是科学合理指导水稻土壤管理、施肥的前提和基础,对保障水稻产量稳定性和持续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过去的研究未能从大的时间与空间角度出发去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尤其不同区域之间的变异情况,并未形定量化的对比分析;并且对水稻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早、晚稻和单季稻上,对中稻的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依托农业部全国水稻土监测数据资料,运用中值分析的方法来探究近25年(1988-2012年)稻田土壤养分的动态演变特征,并将各肥力指标和权重因子采用数值归一化处理,然后结合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模型和基础地力指数模型分析对比全国不同区域之间稻田土壤肥力与基础地力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探讨了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水涨船高”效应,主要研究结论概括如下:(1)经过验证得出,运用FI值、PI值和BPI值来研究表征土壤综合肥力、土壤生产力和基础地力是合理的。(2)从1988-2012年间,在农民习惯性施肥条件下,我国粮食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西南区、华南区)稻田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的含量基本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东北区经查阅长期试验数据可知其pH亦略呈下降趋势),尤其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和华南区稻田已表现出一定的酸化趋势。(3)在农民习惯性耕作与管理条件下,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以及东北四区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FI值)均随时间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表明近25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稻田土壤肥力总体得到了改善。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壤综合肥力可以达到“饱和”,即相对的平衡状态(FI值的最大阈值)。(4)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长江中下游区稻田土壤综合肥力的演变状态在时间序列上要早于西南区、华南区和东北区。因此,较之于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华南和东北三区的土壤综合肥力的提升空间更大;也即在通过科学合理施肥来提高土壤综合肥力这条途径上,其余三区比长江中下游区的效果将更明显。(5)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区不同年代土壤肥力差异性演变的主成分分析可得出,从农田养分平衡管理的角度来看,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仍然是该区稻田持续生产和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以后的施肥管理过程中对钾与磷素的投入和补充仍需加强,而氮肥施用量需要合理控制。(6)施肥量的增减和施肥种类的不断变化而导致的农田养分平衡尤其农田氮、磷、钾养分平衡的波动是导致稻田土壤综合肥力变异的主要因素。(7)农民习惯性施肥管理水平下,我国粮食主产区稻田土壤基础地力近25年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长江中下游区的基础地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区,西南区基础地力水平最低,东北区与华南区无明显差异,即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华南区>西南区。(8)从1988年到2012年间,我国粮食主产区稻田土壤生产力随时间不断提升,并且各区稻田基础生产力BPI值与土壤生产力PI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从而说明稻田基础地力的提升,可以实现稻田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即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水涨船高”效应。(9)综合四大区土壤肥力(FI值)与基础地力(BPI值)的动态演变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主产区稻田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均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是实现稻田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采用液培的方法对15个甜菜品种分别进行有机磷(大豆卵磷脂)和无机磷的耐受能力筛选试验,将其分成耐受低磷能力强、中、弱的三类:再用沙培的方法以不同形态的无机磷为磷源(磷酸钙和磷矿粉),对比耐受无机磷能力不同的3个品种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并采用分级测定的方法对培养介质中的各形态磷进行测定;最后采用微型盆模拟培养法对耐受无机磷能力强和弱的两个品种进行根际吸收特点的研究。本文为磷高效甜菜品种的筛选培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n ideal introductory text for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SLA and language teaching
期刊
【Abstract】Due to different culture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onomatopoeia.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rhetoric func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absolute
本论文首次报道了水稻叶片中硅结合蛋白的分离提取方法、分子特征及其功能与分布,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水稻控制硅沉积的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硅结合蛋白与硅减轻水稻重金属镉毒害的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通过低温捣碎分级分离法我们成功从水稻叶片中分离到天然硅体,进而分离到一种与硅紧密结合的分子量为117 kDa的蛋白,称之为硅结合蛋白(Silica-Binding Protein 117,SBP117
【摘要】当今世界,各地文化相互渗透,文化传播成为人类活动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各语言之间意思的对等,平行文本在翻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平行文本的定义入手,结合翻译实践,探讨其在英汉词语和句子翻译中的应用及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平行文本 翻译 对等  一、引言  对于译者而言,在翻译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文本类型,译者不可能对每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都了如指掌,但作为译者又必须
【摘要】由于英美民族与汉族在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彼此在文化发展、思维方式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与汉藏语系,各有其个性与特征,学习掌握汉英语之间的差异,分析研究两者在连词造句、词汇运用和语法翻译的不同,对于两民族学习借鉴彼此的优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双方优秀作品、期刊的翻译出版大有裨益,本文对英汉两个民族的词汇运用、思维方式和句法语法进行
管理好土壤养分,探索精准养分分区管理模式,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信息服务,是摆在农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技术问题。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在重庆选择江津市吴滩镇和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