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群体,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社会的重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离不开千百万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全球化时代,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妄图以资本主义所推崇的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念占领我国意识形态高地,企图“西化”、“分化”我国青年一代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在青年群体中得到巩固和弘扬,关系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强大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变为现实。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受到学界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内在地契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流意识形态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培育和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探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策略和实现路径,揭示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规律,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坚定其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问题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全新视域下展开研究探索,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文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采取跨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论题进行分析研究,力图从纷繁的已有文献基础上,发现和抽象出笔者关于该选题的一点浅薄见解,以图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所贡献。本文以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为背景,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必要性,综合国内外研究状况,阐述了对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的积极作用,梳理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培育过程中存在的认识和实践偏差,重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策略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强调了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过程中,要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的教育合力作用,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全新格局,多方位施加教育影响,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和能力,共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