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刺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的速生性和用途的多样性被许多国家广泛引种栽培,与杨树、桉树一起被称为世界上引种最成功的三大树种之一。为了丰富我国的树种资源以及刺槐的基因资源,选育出具有更多优良特性的刺槐品种,杨敏生教授于1999年从德国引种多个刺槐优良无性系。本试验是针对这些无性系进行的引种驯化工作,对引种刺槐的繁殖以及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试验林的物候观察和生长数据分析,初步认为各无性系基本适应试验地的生长环境,引种无性系能够在该地区正常生长。在各无性系中Rcr表现最好。 (2)通过对无性系4N随机区组扦插调查以及对Rcr、4N、本地刺槐的正交分析表明NAA和IBA+NAA对提高4N的生根率的作用较大,而IBA对提高无性系4N的生根率的作用不明显,影响扦插生根的主导因素是激素种类,最佳组合是4N、500mg/L-1、IBA+NAA。 (3)通过盆栽试验对4N、Rcr、2488、和本地刺槐四个无性系进行盐胁迫试验。盐胁迫对苗高生长、叶片生长、生物量积累均存不同程度的抑制影响,且随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剧;盐胁迫对各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产生明显的影响,叶绿素各组分间及叶绿素a/b的变化趋势不相同;盐胁迫下4个无性系的日变化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Pn和Tr的日变化基本上成双峰曲线,Rs和Ci的日变化与pn、Tr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反。在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pn和Tr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Rs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各无性系的变化幅度不同,Ci随盐分浓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同叶位的Pn、Tr、Rs和Ci日变化基本一致,高盐浓度下不同叶位间的各指标存在差异;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也随之增加,而且整体的相对电导率根>茎>叶,随着盐浓度的增加MDA的含量变化与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具有相似性;各无性系SOD酶活性随盐浓度的增加呈在低盐浓度下缓慢上升,然后在0.4%处理处迅速升高,在高盐浓度下又下降的趋势,根茎叶的表现基本一致。各无性系POD酶活性随盐浓度的变化趋势与SOD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各无性系Na+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不同组织的Na+含量比较根>茎>叶;各无性系的K+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基本呈下降趋势,不同组织中的K+含量叶片>茎>根;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无性系不同组织中的Ca2+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无性系各组织的Mg2+含量基本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不同组织的Mg2+含量下降幅度不同,叶片中的Mg2+含量高于茎和根系中的含量;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各无性系不同组织中的Cl-含量也增加,不同无性系不同组织的增加幅度不同;盐胁迫对不同叶位的K+、Na+、Ca2+、Mg2+含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变化趋势影响不太明显。 随着盐浓度提高,不同无性系不同组织Na+/K+、Na+/Ca2+和Na+/Mg2+比值呈上升趋势,但在不同无性系不同组织中上升幅度不同,根系中Na+/K+、Na+/Ca2+和Na+/Mg2+比值提高幅度高于茎叶中,各无性系的RSK、Na、RSCa、Na、RSCa、Na值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不同。综上所述四个无性系的耐盐性为Rcr>R>2488>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