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人格的关系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pj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病,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学习、情感、就业等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开展大学生抑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大量研究表明,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时为其提供客观社会支持,满足其精神、情感、及尊重的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对所获得支持的利用,将会有效的预防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人格作为个体稳定独特的特质,对抑郁的影响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大学生人格特点,对于学校及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抑郁防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人格的内在关系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及人格与抑郁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社会支持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对人格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⑴大学生中无抑郁者为60.3%,占多数。轻度、中度、及重度抑郁者的比例分别为30.8%,7.5%和1.3%。抑郁程度无显著的性别、专业、来源、是否独生及年级差异。 ⑵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性别、来源、年级差异,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 ⑶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均与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并对抑郁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⑷大学生在人格不同维度上存在性别、专业及年级差异,但是不存在来源及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⑸人格各维度均与抑郁存在显著相关,其中P和N量表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E量表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N对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E对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⑹调节作用发现:主观社会支持对人格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研究了气相色谱法在机车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运用。本文从资料内容出发,对气相色谱诊断流程及原理进行分析。在该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通过气相色谱法对SS1与SS7中的两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至此,素质教育在中国高校得到前所未有的重
体育消费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花钱买健康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
本研究结合新课改对学习评价所提出的要求,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团体焦点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探讨了中学生学习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体系
中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中师)教育结构调整是顺应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及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师教育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部分学校的撤消、改制、升格以及与教育学院或师专
心理传记学主要以名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对他们的传记进行分析,以达到验证理论和提出假设的目的。而二重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心理传记中占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