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病,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学习、情感、就业等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开展大学生抑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大量研究表明,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时为其提供客观社会支持,满足其精神、情感、及尊重的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对所获得支持的利用,将会有效的预防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人格作为个体稳定独特的特质,对抑郁的影响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大学生人格特点,对于学校及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抑郁防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人格的内在关系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及人格与抑郁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社会支持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对人格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⑴大学生中无抑郁者为60.3%,占多数。轻度、中度、及重度抑郁者的比例分别为30.8%,7.5%和1.3%。抑郁程度无显著的性别、专业、来源、是否独生及年级差异。
⑵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性别、来源、年级差异,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
⑶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均与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并对抑郁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⑷大学生在人格不同维度上存在性别、专业及年级差异,但是不存在来源及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⑸人格各维度均与抑郁存在显著相关,其中P和N量表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E量表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N对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E对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⑹调节作用发现:主观社会支持对人格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