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64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递方式也随之快速发展。这对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改革是发展的源动力,推进教育改革,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对于历史学科而言,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对历史教学改革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课外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则更能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展了对多媒体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对于如何把多媒体资源与历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问题研究一直很多,但是对于初中阶段以某一课为例的具体实践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例,探讨多媒体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意义,以及在这一课中多媒体资源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多媒体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与访谈,和多媒体资源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应用现状的进一步分析,总结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多媒体资源的处理与应用有待加强;其二是选取的多媒体来源和种类相对单一;其三是多媒体资源与课堂环节联系不紧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历史教师对多媒体资源的应用理念和应用手段滞后;二是对多媒体资源的思想认识有误。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五条建议:第一加强多媒体资源的处理使用能力;第二深化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多媒体资源;第三适当拓展文字史料的使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第四选取适合本课的教学方式,升华教学内容;第五正确把握历史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最后将多媒体的使用原则和建议应用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多媒体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教学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层出不穷的多样化需求,企业人力资源实践也应跟紧时代的步伐,对组织而言,变革与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党的十八大就已提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而个体的知识技能又是企业在此大环境下具备竞争能力的核心,科技迅速发展、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伴随企业迅速成长的还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断调整,以增强企业创新能
巡察监督作为党内巡视制度向基层延伸和拓展的有效路径,成为基层党内监督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构的大背景下,深入我国东南部、中部和华东地区3个县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县级巡察监督运行这一政治现象进行田野调查。本文主要以李景鹏教授的“权力主体、目的性、权力资源、权力客体、权力主体对客体的一定作用方式、权力格局、权力关系的稳定度”政治权力七个要素为分析框架,描述和探讨了一个政治现象——县
政治技能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必备能力,是个体在组织中达成目标、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政治技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取稀缺的资源,更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时建立竞争优势,实现职业目标,以及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提升工作绩效并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目前政治技能的研究主要以企业员工为主,极少涉及到大学生层面。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政治技能现状、
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的体现。关于轨道交通的各类研究近几年来层出不穷,也一直是热门的研究领域。轨道交通建设往往对周边沿线的地价和用地布局产生巨大影响,国内外学者很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并从各个角度、层面开展研究。轨道交通的大量使用,使得站点周边的用地布局开始发生转变,但是当前我国轨道交通与用地布局的优化结合存在一定问题,因而本文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展开相应的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应用,对民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展现的图形,简称为非遗图形,是人们对于非遗本身感受和理解的重要视觉来源。图形符号作为人直接从视觉感官汲取信息的符号,在非遗的当下创新应用、城市品牌形象构建等方面比文字语言更有优势。本文从非遗图形的构成因素、图形符号认知要素切入,利用艺术理论对各要素进行当下视角的解构,并进行当代图形符号的建构,并从符号学角度进行佐证,从理论
本试验对基质栽培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中的营养液配方和栽培基质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合蒲公英基质栽培的营养液配方和栽培基质,为蒲公英基质栽培的应用和规模化推广提供理论根据和指导,对基质栽培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中营养液配方和栽培基质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宜苣荬菜基质栽培的营养液配方和栽培基质,为苣荬菜基质栽培的实际应用提供
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下,现代信息产业生态体系也在被不断完善和丰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全面增强,驱动着人人互联向万物互联的空间演进,也催生了信息时代设计重心从“物质设计”向“非物质设计”的转移,信息可视化设计也面临着更加多维化的挑战和机遇,因此,从源头和根本上挖掘设计的作用机制是关键问题所在。基于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认知理论及信息加工理论,研究信息可视化的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各大城市大规模兴建,促进交通系统升级,扩张城市空间结构,对沿线商品住宅价格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但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给政府带来巨大财政压力。分析轨道交通项目与沿线商品住宅价格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轨道交通与房地产进行联合开发土地资源,将轨道交通外部效益与内部效益有效结合,创新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促进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共赢合作;同
绝缘子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绝缘装置,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着机械支撑和防止电流回地的重要作用。受灾害、温度、潮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绝缘子很容易出现爆缸、金属护具脱落等物理故障,一旦绝缘子发生故障,直接威胁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输电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电力系统中绝缘子的状态监测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无人机设备的进步,基于航拍图像的输电线路中关键电气设备的故障巡检方式,已经成为线路巡检的研究
轨道交通已成为许多国家居民日常生活出行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选择,但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国务院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门槛”,从宏观政策层面对财政投入做了一定的约束引导。在轨道交通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热点项目的大趋势下,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财政可持续性,优化轨道交通站点选址与布局成为现阶段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如何使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所影响的溢价效应大小在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同时达到最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