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和空间的需求不断扩大,许多在建和即将新建的地下工程不断走向深部,无论是矿产开采的地下隧道、还是水电开发的地下洞室、能源储备的地下储库以及交通建设的地下隧道等都逐渐向深部方向发展。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一些深部围岩问题随之而来,因此,必须对地下工程进行深入研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本文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和相似模拟试验相结合应用于地下工程稳定性试验研究中,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处理试验数据,并结合数值模拟探究地下工程底板破坏全过程,丰富了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研究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地下工程底板处的受力机理等理论研究,同时为地下工程支护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土层锚固体拉拔试验,对数字散斑试验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试验结果分析来看,数字散斑试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得出的位移和应变图像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和全场性的特点,能满足试验成果分析的要求。(2)试验采用可视化半圆柱体锚固体界面力学特性试验装置,并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技术进行试验。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分析结果来看,随着锚固体位移的加大,锚固体带动周边的土体产生锚固体轴向的位移,该位移沿径向是连续分布,没有出现“滑脱”现象。剪应变区域由初始的局部、泛散、不均匀逐渐沿锚固体轴向扩大,相互连通,最后贯通,形成完整的剪切滑移带。(3)数字散斑试验应用于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通过数字散斑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来看,两者得到的位移云图具有相似性,数字散斑试验与数值模拟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弥补了数值模拟的劣势和不足,为数值模拟提供参照。(4)有两种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来看,隧道底鼓出现了两种形式,一是隧道底板整体抬升,对应Prandtl滑移线场;二是隧道底板中间部位抬升幅度比两侧较大,呈现出单峰形式,对应Hill滑移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