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卫星低辐射/低光学亮度特性的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航天技术的发展,成百上千的航天器进入太空,在民用与军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展空间目标的光散射与辐射特性的研究,对目标的探测、跟踪与识别等空间突防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某微小卫星开展详细的光学结构设计、光学特性分析和卫星热控制三项工作,旨在开发出一种具有低辐射/低光学亮度特性的安全可靠的小卫星系统设计方案。   首先,本论文依据光学辐射和散射理论,结合平面和柱体表面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地面照度表达式,以及空间目标视星等值计算表达式,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空间目标地面照度、视星等、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和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程序,为后面的微小卫星结构设计和光学特性分析打下基础。   然后,遵循微小卫星光学散射理论,从卫星结构设计出发,本论文研究了具有低辐射/低光学亮度特性的微小卫星隐身措施。本论文设计的微小卫星外表面由14个平板组成,表贴太阳能电池板(向阳面)和蒙皮材料(背阴面)。通过程序计算,得出此结构设计后微小卫星的视星等级增加3个星等,亮度降低10倍以上。紧接着利用I-DEAS软件建立该微小卫星物理模型,利用TMG热分析功能对卫星在轨运行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整星温度处于-8.6到78.7℃之间,各个安装板、侧板以及重要的能量装置储气罐(填充液氢)的温度均符合热控要求。因此,该卫星系统设计除了满足表面光学特性要求外,同样也满足卫星热控制要求。   最后,使用L88亮度计对上述设计的微小卫星地面试验模型进行表面光学亮度测量,获得卫星表面光学亮度分布的数据,并对不同表面材料(铝蒙皮和太阳能电池板)、不同观测角度的光学亮度数据分别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卫星表面亮度与表面材料属性、观测方向等因素有关,当太阳入射角和卫星发射高度L一定时,观测角或吸收率增大,都将导致卫星表面亮度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吸收率比铝蒙皮大,反射率比铝蒙皮小,安装在卫星向阳表面不仅可以作为能源装置储蓄太阳能,也可以作为隐身装置降低卫星表面观测亮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电潜泵前加装高效气液混合器以有效解决电潜泵系统在高含气井中无法正常工作问题。但目前,对混合器的混合机理尚不清楚,缺乏各因素对混合器性能定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资料,
该课题主要研究了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鲜榨豆乳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糖、脂肪及酶解等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乳酸菌发酵的影响.实验表明:
声波在气固两相流中的传播特性,是声学法炉内温度场监测、炉管泄露声学监测以及气固两相流的声学监测等技术中,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本文论述了声波在气固两相
具有共轭结构的聚吡咯(PPy)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及易制备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但是其导电性不高、机械延展性差和耐热性不高等缺点制约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逐渐提高,由于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且现有的能源结构给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清洁高效的低品位太阳能是解决当前能
在矩形翼的侧面粘贴一个小矩形辅翼,构成一种新型的组合翼纵向涡发生器。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了温度可视化研究和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了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
随着细菌耐药性现象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开发能够取代抗生素的抑菌剂。在生存竞争压力下,海洋细菌普通具有抗菌性,这也揭示了利用海洋细菌开发抗菌物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