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先对研究对象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建筑实体和建筑空间关系的认识,得出建筑外界面概念的具体定义。并将其与立面、外墙和形态的概念并置,通过辨析来深化对外界面的认识。接着阐明了策略的含义,排除了正文拘泥于具体设计手法的罗列。 在研究过程中,依照从认识到方法的逻辑次序,先对建筑外界面进行认知,由认知的过程和结果来推导设计策略。 对建筑外界面的认知,包含了外界面的形成原因、形成机制和形成结果(客观存在)这三个方面。通过对形成原因的认知,得出个体与群体的三种平衡关系以及由此而导致二者需求上的异同,是影响外界面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形成机制的初步认识,意识到机制的复杂性及其对策略推导的不可操作性。对形成结果的认知直接关系到策略的生成。本文以归纳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明确了对外界面客观存在的四个认知角度。 进行外界面设计策略的研究时,以上文分解出的四个认知角度作为切入点和研究平台,并结合对外界面形成原因的认知结果,分别辨析、推导出与认知角度相对应的设计策略,然后对每项设计策略的具体运用举例说明。 随后,从场所边界域的形成和外界面审美功效的实现两个方面阐明,将四项设计策略进行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整合设计策略的四条途径。 笔者认为,通过对设计策略的分解,不仅对我们正确认识纷繁难辨的各种理论流派和设计手法有着借鉴作用,而且为建筑外界面设计创作及其意义的真实指向提供了多种选择,为进行更高层次的设计创作打下基础。同时,只有将这四个不同方面的设计策略整合,才能全面实现建筑外界面的审美功效,并且为建筑的终极目的的实现,即“创造那种特殊意义的有特征的场所”和“帮助建立人的存在含义”,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