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医疗体制改革仍困难重重。原有的计划经济下的医疗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现有的医疗体制和市场结合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在医疗服务的供给方面,9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政府的补偿制度和医院内部的运行机制又缺乏对医院的有效约束,使本来就处于垄断地位的公立医院产生了行为偏差,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着“以药养医、开单提成、收取红包”等医疗腐败现象。在医疗服务的需求方面,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医院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医疗费用的增长快于居民年平均收入的增长,使实际的医疗服务需求受到压抑,城镇居民的未就诊率呈上升趋势。 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方面的问题都说明我国城镇医疗体制急需改革,但是怎样改革的问题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有人建议从供给方面的改革入手,改革医院的所有制结构,有人建议从需求方面的改革入手,扩大医疗保险覆盖率。本文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可取之处,但城镇医疗体制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两方面进行整体式的改革。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城镇医疗服务市场的现状,探讨城镇医疗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总结并简要评论国内外关于医疗服务市场方面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回顾了中国城镇医疗筹资制度改革的过程,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赶不上医疗保障范围的缩小,导致医疗资金来源中自费病人的比例增加;第三章回顾了城镇医疗提供制度的改革过程,主要包括医院所有权改革和医院分类改革两个方面,从中看出,公立医院仍然在城镇医疗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第四章提出城镇医疗体制改革中竞争与规制的问题,主要包括:在医疗服务筹资和提供两方面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并建立政府对医院产业的规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