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组织中livin蛋白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肝癌肝组织中livin与突变型P53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2、探讨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livin在人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某些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3、livin在人肝癌、肝硬化、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某些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4、探讨P53新的致癌机制及途径。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肝癌、39例肝硬化、33例肝血管瘤旁正常肝组织中livin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显微图像分析及光学显微镜两种方法进行结果观察。 结果: livin蛋白的表达强度由高至低依次为肝癌(Median:5.09; P25-P75:3.06-8.28),肝硬化(Median:3.05;P25-P75:2.49-4.25),正常肝组织(Median:1.99;P25-P75:1.54-2.54)(P<0.001)。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强度为:肝癌组(Median:43.13;P25-P75:20.41-78.53)、肝硬化组(Median:20.30;P25-P75:14.90-28.08)、正常肝组织(Median:15.52;P25-P75:12.81-21.80),肝癌组p53蛋白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硬化组与正常肝组织组(P<0.001),而肝硬化组与正常肝组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vin蛋白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41(P<0.05)Liv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患有乙肝丙肝及TNM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与肿瘤是否转移存在明显相关(P<0.05)。Livin蛋白的表达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到肝癌存在明显递增趋势(P<0.001)。 结论: Livin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且肝硬化组中的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并且从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到肝癌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存在明显递增趋势。liv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同时发现Liv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患有乙肝、丙肝、及TNM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与肿瘤是否转移存在明显相关,转移组中livin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转移组。Livin蛋白与p53蛋白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影响其预后转归。
其他文献
前言:对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认识始于1921年B(a)r(a)ny对一位患者的症状描述,即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顶耳石症”学说,认为耳石黏附
目的:探讨国内三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弛缓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类型,为该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2008到2016年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就诊的
目的:1.观察生育组与不育组精子顶体酶活性是否有差别;2.观察顶体酶活性正常组与异常组的精液参数是否有差别;3.探讨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液有关参数的相关性;4.探讨精子顶体酶活性
目的: 评价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德国Scholly公司生产的纤维乳管内窥镜,对108例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直接观察乳腺导管内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