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皮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苦楝树皮为原料进行了有效成分苦楝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探讨了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及超声波提取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筛选出较佳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苦楝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对大叶黄杨尺蠖的杀虫活性的研究;同时也进行了不同溶剂的苦楝提取物对两种真菌(黑曲霉、绿色木霉)的抑菌实验;并采用多种分离手段对苦楝树皮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首次系统地对比研究了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的4种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最佳条件。超临界CO2萃取在萃取温度45℃、压力20MPa、夹带剂60%乙醇的情况下萃取2h,苦楝素的萃取率为0.850%;微波辅助提取法,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9(g:mL,下同),微波功率340W,辐射时间40S,苦楝素的提取率为0.693%;超声波提取法,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9,超声波作用时间为30min,超声波功率为200W,苦楝素的提取率为0.715%。将上述3种提取方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苦楝素提取,超声波提取法最好。 首次对林业害虫大叶黄杨尺蠖进行了杀虫活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苦楝树皮提取物对大叶黄杨尺蠖具有一定的拒食和胃毒作用,苦楝树皮中甲醇提取液和氯仿提取液对大叶黄杨尺蠖幼虫具有强烈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当浓度为400ppm时对4龄幼虫24h的拒食率大于80%,处理后72h校正死亡率在93%以上。测定结果表明,苦楝杀虫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氯仿萃取物中。氯仿萃取物对大叶黄杨尺蠖的拒食和毒杀作用与苦楝素化合物相比较活性很相近,在实际应用中可直接采用氯仿萃取物作为杀虫试剂。 用苦楝树皮和苦楝果实的不同溶剂和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对两种真菌(黑曲霉、绿色木霉)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发现不同溶剂和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效果不同。苦楝树皮提取液对供试菌的抑制效果整体看比苦楝果实好;苦楝树皮乙醇提取液抑菌活性最强,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都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的试验表明:苦楝树皮乙醇提取液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5%,甲醇提取物对黑曲霉和绿色木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 苦楝树皮中苦楝素分析与检测结果表明:苦楝素的分子式为C30H38O11熔点为244~245℃,苦楝素纸层析测定苦楝素的比移值Rf值为0.77(展开剂:异丙醇-甲酰胺-水15:5:80,26~28℃)。比旋光度[α]D16-6.25(乙醇溶液),紫外UVλmax(无水乙醇)为213nm,红外光谱图在3486cm-1、2925cm-1、1735cm-1、1637cm-1、1243cm-1、1065cm-1、880cm-1有主要特征峰。苦楝素通过液-质联用分析仪测得苦楝素的分子量为574.6。通过质谱分析仪的计算机检索以及结构分析得出苦楝素的分子结构。 以上研究结果为综合利用我国苦楝树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制度背景三个层面,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个
假冒专利与冒充专利是两个概念,前者可以构成犯罪,后者违反行政法规而不触犯刑法。冒充专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假冒专利行为相当。我国立法机关在2008年修改《专利法》时重新
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金融业的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尽管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喜人,但是还是有很多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步履维艰,在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
互联网的发展也为这种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平台建设。新型居家养老服然而现实中该模式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将对该模式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并对发展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
目的:研究长叶胡颓子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长叶胡颓子根茎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白芷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政治以及教育领域都有重要影响。洛克道德教育思想是洛克
松香是我国主要的林化产品之一,年产量约为80万吨。松香分子结构的特点使它具有绝缘、粘合、乳化和增粘等优异性能。利用松香分子结构中的羧基、共轭双键等反应基团可进一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