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职业心理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10年我国卓越人才培养系列计划出台以后,卓越教师心理开始走进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乐教”、“适教”心理品质开始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资源及社会态度均是影响个体心理状态及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而教师职业成熟度是用于衡量教师职业发展潜质和职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本研究首次将本土心理资本与职业价值观引入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研究中,本土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拥有的可测量、可开发、对工作绩效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心态或心理能力,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而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通过系统研究职业价值观与心理资本对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与作用,以期为高校“乐教”、“适教”师范生的遴选、鉴别及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本土心理资本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选取江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四所高师院校中629名在校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取得研究结论如下:1.师范生心理资本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受学校类型、年级、父母职业及感觉家庭收入水平影响。2.师范生职业价值体系较为明确,更加重视职业的声望地位及自我发展。3.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水平较高,职业能力比职业态度更加成熟。4.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心理资本、教师职业成熟度两两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自我发展、声望地位与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型心理资本对教师职业成熟度有显著的预测能力。5.师范生心理资本在职业价值观与教师职业成熟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